出自宋代黃庭堅《次韻叔父臺源歌》:
吾家叔度天與閑,晚喜著書如漆園。
臺平舊基水發(fā)源,但聞淙淙下林巒。
一朝斬木見萬象,吞若云夢胸中寬。
漱滌泥沙出山骨,混沌鑿竅物狀完。
茶甘酒美汲雙井,魚肥稻香派百泉。
暑風披襟著菡萏,夜月洗耳聽潺湲。
時從甥侄置樽俎,此地端正朝諸山。
除書謗書兩不到,紫煙白云深鎖關。
鄉(xiāng)人訟爭請來決,到門懷慚相與還。
呼兒理琴蕩俗氣,果在巢由季孟間。
注釋參考
漱滌
亦作“潄滌”。洗滌?!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湔浣腸胃,漱滌五藏?!?唐 柳宗元 《愚溪詩序》:“余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zi{1-1}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而無所避之?!?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洵可娛目賞心,潄滌塵襟?!?/p>
泥沙
泥沙 (níshā) 泥土沙石。 mud and sand 用之于泥沙。——唐· 杜牧《阿房宮賦》出山
出山 (chūshān) 到山外去 come out from the mountains 舊指隱士出任官職。借指出來主持某種事務或擔任某種職務 come out to be an official混沌
混沌 (hùndùn) 我國民間傳說中指盤古開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團的狀態(tài) chaos(the primeval state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folklore) 形容蒙昧無知的樣子 innocent as a child 糊涂(常用來罵人) muddled鑿竅
(1).開洞。 唐 獨孤鉉 《鑿壁偷光賦》:“方鑿竅於夫子之墻,乍引潛輝?!?/p>
(2).指開通七竅。語本《莊子·應帝王》:“ 南海 之帝為 儵 , 北海 之帝為 忽 ,中央之帝為 渾沌 。 儵 與 忽 時相與遇於 渾沌 之地, 渾沌 待之甚善。 儵 與 忽 謀報 渾沌 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 渾沌 死?!?唐 許敬宗 《謝敕書表》:“伏開瑤檢,等鑿竅而覩虹霓?!?宋 洪邁 《夷堅乙志·玉華侍郎》:“帝鑿竅而喪魄,蛇畫足而失桮?!焙笥脼轫絾侍煺娴囊馑?。 宋 歐陽修 《紅鸚鵡賦》:“鑿竅泄和,灕淳雜偽?!?/p>
物狀
事物的形狀。 唐 王昌齡 《宴南亭》詩:“物狀如絲綸,上心為予決?!?明 唐順之 《永州祭柳子厚文》:“某少而誦公之文,見其模寫物狀,則已爽然神游 黃山 之顛、 冉溪 之涘?!?/p>
黃庭堅名句,次韻叔父臺源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