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歷山萬(wàn)重,身墜天一涯
出自宋代高登《偕學(xué)子游都嶠》:
甲子歲秋杪,負(fù)罪西南馳。
腳歷山萬(wàn)重,身墜天一涯。
茅茨蔽聚落,培塿圍孤埤。
何處有洞天,玄真之所棲。
維南頗挺拔,隱隱浮修眉。
采菊東籬下,悠然一見(jiàn)之。
欲往覺(jué)旌搖,兀坐嗟黏黐。
彼美二三子,知我多愛(ài)奇。
□□□□□,□□登翠微。
天公喜我來(lái),閣雨云垂垂。
坤靈喜我來(lái),林壑回春姿。
山禽喜我來(lái),上下鳴嚶咿。
江梅喜我來(lái),蓓蕾敷南枝。
高興□幽尋,絕□□□□。
□□□如許,郁蔥瑣煙□。
誰(shuí)遣衢聃徒,列此怪狀為。
□馮賢主人,痛□彌年非。
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廟犧。
況從奪袍簡(jiǎn),欣若脫馬羈。
投荒得勝踐,□與□分宜。
清芬追六逸,余齡寄三危。
明時(shí)甘自誓,敢□□□詞。
暫游已難得,短畧仍易移。
山腳趣回馭,□□□□□。
□□意默契,欲下思懼遲。
準(zhǔn)擬供冥搜,草木□□□。
□氣知多少,凄入詩(shī)人脾。
暮途雙逕松,歸馬四□□。
出沒(méi)山光里,烏帽風(fēng)波披。
注釋參考
歷山
古山名。相傳 舜 耕 歷山 。所在地點(diǎn)說(shuō)法不一?!稌?shū)·大禹謨》:“帝初于 歷山 ,往于田。”《史記·五帝本紀(jì)》:“ 舜 耕 歷山 ,漁 雷澤 ,陶 河 濱。”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曰:“在 河?xùn)|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蒲州 河?xùn)|縣 雷首山 ,一名 中條山 ,亦名 歷山 ,亦名 首陽(yáng)山 ,亦名 蒲山 ,亦名 襄山 ,亦名 甘棗山 ,亦名 豬山 ,亦名 狗頭山 ,亦名 薄山 ,亦名 吳山 。此山西起 雷首山 ,東至 吳坂 ,凡十一名,隨州縣分之。 歷山 南有 舜井 ?!衷疲骸?越州 餘姚縣 有 歷山 舜井 , 濮州 雷澤縣 有 歷山 舜井 ,二所又有 姚壚 ,云生 舜 處也。及 嬀州 歷山 舜井 ,皆云 舜 所耕處,未詳也?!?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璇璣玉衡,以齊七政,萬(wàn)世巧藝之祖,無(wú)出 歷山 老農(nóng)矣。”《老殘游記》第二回:“又出南門(mén),到 歷山 腳下,看看相傳 大舜 昔日耕田的地方?!?/p>
一涯
一方。《文選·古詩(shī)<行行重行行>》:“相去萬(wàn)餘里,各在天一涯。” 李善 注引《廣雅》:“涯,方也?!?唐 高適 《重陽(yáng)》詩(shī):“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宋 王安石 《上江寧府王龍圖啟》:“承乏一涯,彌闊門(mén)墻之便。”
高登名句,偕學(xué)子游都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