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無金玉相報答,還家三嘆嗟我貧
出自宋代張耒《送翟公巽赴中書舍人》:
韓筋柳骨世不聞,翟公筆力回千鈞。
十年聲名滿四海,淮陽邂逅雙朱輪。
老翁空疏亦何有,察公于我意甚真。
高談亹亹云漢上,一掃阘茸如灰塵。
夜光明月不計數(shù),坐使衰弊生精神。
恨無金玉相報答,還家三嘆嗟我貧。
青燈論文夜未分,曉聞門外送使君。
問君舍此去安往,紫皇詔歸侍玉宸。
鋒铓發(fā)硎斷犀象,好為明主裁絲綸。
論思獻(xiàn)納乃其職,況公之意常在民。
追還三代舊風(fēng)采,主以事實致此文。
圣君賢相有美意,筆端與物為陽春。
注釋參考
玉相
謂純美如玉的本質(zhì)。語出《詩·大雅·棫樸》:“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毛 傳:“相,質(zhì)也。” 晉 張華 《祖道趙王應(yīng)詔詩》:“稟姿自然,金質(zhì)玉相?!?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
報答
(1).猶答復(fù)。 晉 袁宏 《后漢紀(jì)·光武帝紀(jì)四》:“上甚悅。素聞其聲,虛心相待,每報答之,常手書稱字。”《周書·盧柔傳》:“書翰往反,日百餘牒。 柔 隨機報答,皆合事宜?!?唐 元稹 《酬樂天余思不盡》詩:“次韻千言曾報答,直詞三道共經(jīng)綸?!?宋 曾鞏 《答袁陟書》:“辱足下愛之深,處之重,不敢不報答。”
(2).酬報。《宋書·孝義傳·吳逵》:“ 逵 時逆取鄰人夫直,葬畢,眾悉以施之, 逵 一無所受,皆傭力報答焉?!薄赌鲜贰R南康王子琳傳》:“羣臣奉寶物名好,盡直數(shù)百金, 武帝 為之報答亦如此?!?/p>
(3).報謝恩惠。今多指用實際行動來表示感謝?!赌鲜贰そ飩鳌罚骸扒浜蓢穸?,已無報答,乃為虜立銘,孤負(fù)朝廷?!?元 無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我當(dāng)口中銜鐵,背上披鞍,報答你也?!?巴金 《朋友》:“你們待我太好了,我簡直沒法報答你們?!比纾何覀儧Q心以更大的成績來報答黨的關(guān)懷。
(4).報聘。《后漢書·鄭眾傳》:“今幸有度 遼 之眾揚威北垂,雖勿報答,不敢為患?!?/p>
還家
(1).回家?!逗鬂h書·臧洪傳》:“ 中平 末,棄官還家,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唐 韓愈 《送進(jìn)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個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點去與他尋些盤費還家。”
(2).歸還農(nóng)家。 陳殘云 《南大門風(fēng)光·河畔飄起紅旗》:“土改的鑼鼓聲,和貧苦農(nóng)民‘土改還家’的歡笑聲,震蕩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有些人回到家鄉(xiāng),分到了土地,安居樂業(yè)搞生產(chǎn)。”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二部六:“咱們挖地主財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是財寶還家?!?/p>
(3).指把農(nóng)作物收獲回來。 劉澍德 《拔旗》:“附帶還有一條:注意不要拋撒,保證顆粒還家?!?/p>
三嘆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拔嶙又檬持g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讀其史傳及《正氣歌》,未嘗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p>
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fā)出贊嘆之聲,予以應(yīng)和。《文選·陸機<文賦>》:“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李善 注:“唱,發(fā)歌句者;三嘆,三人從而嘆之?!?/p>
張耒名句,送翟公巽赴中書舍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