轍跡光西崦,勛庸紀(jì)北燕
出自唐代李嶠《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yīng)制》:
轍跡光西崦,勛庸紀(jì)北燕。
何如萬方會,頌德九門前。
灼灼臨黃道,迢迢入紫煙。
仙盤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類叢云起,珠疑大火懸。
聲流塵作劫,業(yè)固海成田。
帝澤傾堯酒,宸歌掩舜弦。
欣逢下生日,還睹上皇年。
注釋參考
轍跡
亦作“ 轍跡 ”。1.車子行駛的痕跡?!端囄念惥邸肪砥咭灰?晉 棗據(jù) 《船賦》:“且其行無轍跡,止無所根,不疾而速,忽若馳奔?!?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跨中州之轍跡,窮神行之軌躅?!?唐 白居易 《人之窮困由君之奢欲策》:“倦畋漁之樂,疲轍跡之游?!?清 馬維翰 《瀘定橋》詩:“人影漾驚波,行空無轍跡?!?艾青 《手推車》詩:“手推車,以單獨(dú)的輪子,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穿過廣闊與荒漠?!?/p>
(2).痕跡?!独献印罚骸吧菩袩o轍跡,善言無瑕讁。” 南朝 梁 任昉 《答劉居士》詩:“行無轍跡,理絶心機(jī)?!?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泰伯篇三》:“ 顏?zhàn)?則去一分私,顯一分公,除彼己之轍跡,而顯其和平?!?/p>
(3).猶途徑?!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今治亂之機(jī),轍跡可見也?!?明 方孝孺 《任重齋記》:“他如七十子之徒,雖其才各殊,至於轍跡亦一而已,蓋自任之道同也?!?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夫 孟 荀 文之祖也; 子政 、 子云 ,文之盛也:典型具在,轍跡各殊。”
見“ 轍跡 ”。
西崦
(1).西山。 唐 戴叔倫 《北山游亭》詩:“西崦水泠泠,沿岡有游亭?!?宋 蘇軾 《新城道中》詩:“西崦人家應(yīng)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明 高啟 《寄題鄞縣青山寺鍾秀樓》詩:“西崦暮鐘時,憑闌共僧語?!?/p>
(2).指 崦嵫山 。傳說中的日落處。 南朝 梁 王僧孺 《懺悔禮佛文》:“東榑纔吐, 西崦 已仄。”參見“ 崦嵫 ”。
勛庸
亦作“勛庸”。功勛。《后漢書·荀彧傳》:“ 曹公 本興義兵,以匡振 漢 朝,雖勛庸崇著,猶秉忠貞之節(jié)?!薄杜f唐書·李嗣業(yè)傳》:“總驍果之眾,親當(dāng)矢石,頻立勛庸?!?明 姚茂良 《精忠記·伏闕》:“似此勛庸,乞加封贈,滿門榮寵?!?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七:“副元帥 梁王 勛庸冠世,請 凌煙閣 側(cè)別創(chuàng)一閣,以表殊勛。”
北燕
(1).國名。 周 代諸侯國名,在今 河北省 薊縣 一帶?!洞呵铩は骞拍辍罚骸?齊 高止 出奔 北燕 。”《史記·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滅 紂 ,封 召公 於 北燕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故 田光 伏劍於 北燕 , 公叔 畢命於 西秦 ?!?/p>
(2).國名。指 秦 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 韓廣 重建之 燕國 ?!段倪x·陸機(jī)<漢高祖功臣頌>》:“乃眷 北燕 ,遂表 東海 。” 李善 注引《漢書》:“ 信 用 廣武君 策,發(fā)使使 燕 , 燕 從風(fēng)而靡。”
(3). 太平天囯 謂 清朝 的京城。 太平天囯 《貶直隸省為罪隸省詔》:“今朕既貶 北燕 地為妖穴,是因妖現(xiàn)穢其地,妖有罪,地亦因之有罪,故并貶 直隸省 為 罪隸省 ?!?/p>
李嶠名句,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yīng)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飛刀塔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