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
出自唐朝蘇颋《奉和圣制漕橋東送新除岳牧》
寶賢不遺俊,臺閣盡鹓鸞。未若調(diào)人切,其如簡帝難。
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特以專城貴,深惟列郡安。
政行思務(wù)本,風(fēng)靡屬勝殘。有令田知急,無分獄在寬。
至言題睿札,殊渥灑仙翰。詔餞三臺降,朝榮萬國歡。
舉杯臨水發(fā),張樂擁橋觀。式佇東封會,鏘鏘檢玉壇。
注釋參考
上才
亦作“ 上材 ”。1.上等的才能?!逗鬂h書·列女傳·皇甫規(guī)妻》:“ 皇甫氏 文武上才,為 漢 忠臣?!?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七謬》:“上材之人,能行人所不能行?!?/p>
(2).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 唐 方干 《越中逢孫百篇》詩:“上才乘酒到 山陰 ,日日成篇字字金?!?元 范梈 《休日出郊》詩:“遷臣逐客皆前輩,幕長郎官盡上才?!?/p>
(3).上等的材料。 南朝 齊 謝朓 《高松賦》:“若乃體同器制,質(zhì)兼上才?!?/p>
出典
(1).典故來源;出處。語本《后漢書·文苑傳上·邊韶》:“師而可謿,出何典記?”《天雨花》第六回:“ 維明 平日博覽羣書,這些方法,都有出典,故此曉得?!?清 何琇 《樵香小記·<洛神賦>注》:“ 李善 注《文選》,字字必著其出典?!?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這是一般學(xué)者的主張,他自然有他的出典?!?/p>
(2).謂出而執(zhí)掌某種官職?!段倪x·陸機(jī)<贈馮文羆遷斥丘令>》“居陪華幄” 李善 注引 三國 魏 應(yīng)璩 《與趙叔潛書》:“入侍華幄,出典禁闈。” 宋 方勺 《泊宅編》卷一:“ 朱行中 自右史帶假龍出典數(shù)郡,年纔踰壯?!?明 宋濂 《梅府君墓志銘》:“入講禁垣,出典大藩?!?/p>
(3).將人或物作抵押換錢用,亦可贖回。 清 方苞 《赫氏祭田記》:“某監(jiān)寶泉局,始克歸先父出典之田,以大半給三弟 永寧 ,餘入祭田?!?柔石 《為奴隸的母親》:“我已經(jīng)將你出典了。”
中旨
(1).皇帝的詔諭。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乃詔陪侍,奉述中旨。” 唐 羅隱 《使者》詩:“使者銜中旨,崎嶇萬里行?!?清 藍(lán)啟肅 《送郭華野總制湖廣》詩:“中旨纔傳出 漢 宮,直教歡喜到兒童?!?/p>
(2). 唐 宋 以后不經(jīng)中書門下而由內(nèi)廷直接發(fā)出的敕諭。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今奉太后中旨,有命學(xué)士草廢立令?!薄缎瓦z事》前集:“ 貫 ( 童貫 )由此恃功,稍專軍政,選置將吏,皆取中旨,不復(fù)關(guān)朝廷矣?!薄睹魇贰むu智傳》:“然或進(jìn)退一人,處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zhí)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p>
符合君主的意旨?!妒酚洝ど叹袀鳌罚骸?鞅 復(fù)見 孝公 ,益愈,然而未中旨。”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起予圣懷,發(fā)言中旨?!?/p>
蘇颋名句,奉和圣制漕橋東送新除岳牧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