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允平《戀繡衾》:
緗桃紅淺柳褪黃。
燕初來、宮漏漸長。
任日轉(zhuǎn)、花梢也,倚蘭屏、猶未試妝。
秦鸞舊曲無心理,憶年時、相傍采桑。
聽綠樹、嬌鶯囀,一聲聲、都是斷腸。
注釋參考
舊曲
(1).古曲,對“新曲”而言?!稌x書·樂志下》:“按 魏 晉 之世,有 孫氏 善弘舊曲…… 朱生 善琵琶,尤發(fā)新聲?!焙?, 清 李慈銘 《<晉書>札記》:“當(dāng)作引。” 南朝 陳 徐陵 《折楊柳》詩:“ 江陵 有舊曲, 洛 下作新聲?!?/p>
(2).指歌妓聚居之所。 宋 姜夔 《琵琶仙》詞:“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 桃根 桃葉 ?!?/p>
無心
無心 (wúxīn)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not be in the mood for 無心戀戰(zhàn) 不是存心的 unintentinally;inadvertently;unwittingly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年時
1.當(dāng)年,往年時節(jié)。 2.歲月;年代。 3.方言。去年。 4.指歷法的年月時日。 5.年頭,年份。相傍
(1).靠近;依傍?!端疂G傳》第二三回:“那時已有申牌時分,這輪紅日厭厭地相傍下山?!薄抖膛陌阁@奇》卷二一:“自己與 王惠 ,短撥著牲口騎了,相傍而行。”《人民文學(xué)》1981年第8期:“待到明年家鄉(xiāng)原野的迎春花開,我一定會相傍在你的身旁?!?/p>
(2).謂男女相配。 清 李漁 《蜃中樓·雙訂》:“我才卿貌,今生合該相傍?!?/p>
采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 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文帝 、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稑犯娂そo二·<採桑>序》:“《樂苑》:‘《採?!?,羽調(diào)曲。又有《楊下採桑》?!础稈裆!繁厩迳涛髑??!?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采摘桑葉。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采桑城南隅?!?/p>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采?!?, 晉 清商西曲。羽調(diào)。 唐 有大曲。”參見“ 采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xiāng)寧 西?!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于 采桑 。” 杜預(yù) 注:“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p>
陳允平名句,戀繡衾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