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酌清波,于此樹名園
出自唐代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
沙塵何茫茫,龍虎斗朝昏。
胡馬風(fēng)漢草,天驕蹙中原。
哲匠感頹運(yùn),云鵬忽飛翻。
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
西秦百萬眾,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
皇運(yùn)有返正,丑虜無遺魂。
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
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xiǎn),高標(biāo)絕人喧。
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
梧桐識(shí)嘉樹,蕙草留芳根。
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
地古云物在,臺(tái)傾禾黍繁。
我來酌清波,于此樹名園。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注釋參考
清波
(1).清澈的水流。 漢 嚴(yán)忌 《哀時(shí)命》:“知貪餌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宋 王安石 《車螯》詩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曬其昏?!?巴金 《復(fù)仇集·愛的摧殘》:“ 賽納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發(fā)亮?!?/p>
(2).六朝時(shí)歌曲名。 康有為 《<味梨集>序》:“六朝時(shí), 漢 《鐃歌》、《鼓吹》曲既廢,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鳥棲》之曲,亦以長短句為章?!?/p>
于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shí)休息於此?!?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shí)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思計(jì)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fù)還之?!?/p>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dú)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fù)歸于正,蓋三百年於此矣?!?/p>
名園
名園 (míng yuán)有名的庭園。
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十首之一:「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p>李白名句,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