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佚名《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人之子。
視其行步,竊斧也;視其顏色,竊斧也;聽其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者也。
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他日,復(fù)見其鄰之子,其行動、顏色、動作皆無似竊斧者也。
注釋參考
有亡
有所失?!肚f子·則陽》:“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焉?!薄段倪x·司馬相如<長門賦>》:“惕寐覺無見兮,魂廷廷若有亡?!?張銑 注:“覺而不見於君,若有所失也?!?南朝 梁 江淹 《別賦》:“居人愁臥,怳若有亡。”
見“ 有無 ”。
人之子
基督教用語。據(jù)《新約》記載, 耶穌 是上帝的兒子,為救贖人類,降世成人,自稱是“人之子”。世人亦稱 耶穌 為“人之子”。 魯迅 《野草·復(fù)仇(其二)》:“上帝離棄了他,他終于還是一個‘人之子’;然而 以色列 人連‘人之子’都釘殺了?!?/p>
佚名名句,人有亡斧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