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周邦彥《青房并蒂蓮》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遠岸云收。草綠蓮紅,□映小汀洲。芰荷香里鴛鴦浦,恨菱歌、驚起眠鷗。望去帆、一派湖光,棹聲咿啞櫓聲柔。愁窺汴堤細柳,曾舞送鶯時,錦纜龍舟。擁傾國纖腰皓齒,笑倚樓??樟钗搴乖?,也羞照三十六宮秋。正浪吟、不覺回橈,水花風葉兩悠悠。
注釋參考
一派
一派 (yīpài) 一條支流;一條水流 tributary 一派死水 一個流派;一個派別 school 中立的一派 一片;一陣 a crop of 一派謊言棹聲
搖槳聲。 唐 白居易 《渡淮》詩:“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前蜀 韋莊 《夜雪泛舟游南溪》詩:“去去不知歸路遠,棹聲煙里獨嘔啞?!?/p>
咿啞
(1).象聲詞。多形容物體轉動或搖動聲。 唐 李賀 《美人梳頭歌》:“轆轤咿啞轉鳴玉,驚起芙蓉睡新足。” 唐 韓偓 《南浦》詩:“應是 石城 艇子來,兩槳咿啞過花塢?!?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聽長笛一聲何處發(fā),歌欸乃,櫓咿啞?!?元 馬熙 《和韻》:“桑麻莽蒼接平野,機杼咿啞聞隔墻?!?/p>
(2).象聲詞。管弦聲。 清 陳維崧 《東風齊著力·田家》詞:“叢祠畔,絲管咿啞?!?/p>
(3).象聲詞。小兒學語或低哭聲。 宋 蘇軾 《中秋見月和子由》:“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惟 楚老 ( 蘇軾 孫)。” 郭沫若 《女神·暗夜》:“兒子不住地咿咿啞啞地哀啼?!?/p>
櫓聲
搖櫓聲。 唐 劉禹錫 《步出武陵東亭臨江寓望》詩:“戍搖旗影動,津晚櫓聲促?!?明 桑悅 《題鳳洲草堂效吳體》詩:“枕邊驚聞櫓聲過,檻外俯看云影浮。”
周邦彥名句,青房并蒂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