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虞神/虞神歌》:
復(fù)土初。
明旌下儲胥。
回虛仗,簫笳互奏,旌旆隨驅(qū)。
豈知飚御在蓬壺。
道縈紆。
風(fēng)日慘、六馬躊躇。
留恨滿山隅。
不堪回首,翠柏已扶疏。
帝城漸邇,愁霧鎖天衢。
公卿百辟,鱗集云敷。
迓龍輿。
端門辟,金碧凌虛。
此時遠(yuǎn)帝都。
嚴(yán)清廟,入空時升,文物燦爛極嘉娛。
配三宗,號稱神,古所無。
帝德協(xié)廟虞。
九歌畢奏斐然殊。
會軒朱。
神具燕喜,錫福集皇居。
更千萬祀,佑啟邦圖。
注釋參考
簫笳
管樂器名。笳即胡笳。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若夫觴酌凌波於前,簫笳發(fā)音於后?!?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須臾醉起簫笳發(fā),空見紅旌入白云。” 宋 蘇舜欽 《游南內(nèi)九龍宮》詩:“簫笳迭終日,旌仗展無窮?!?/p>
旌旆
見“ 旌斾 ”。
佚名名句,虞神/虞神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