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紹曇《頌古五十五首》:
柏板門槌伎倆窮,人前偏要辱宗風(fēng)。
驢鳴狗吠成狼籍,瞞得梁王屈寶公。
注釋參考
板門
木板門。 元 無名氏 《朱砂擔(dān)》第二折:“遮莫你板門似手掌兒,也掩不得俺這叫屈的口?!薄毒劳ㄑ浴そ鹆钍访梨境晷阃罚骸瓣幉秾彘T抬 秀童 到於家中,用粥湯將息?!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呕兀骸癌z 匡超人 、 潘三 ﹞同著一直走到一個巷內(nèi),一帶青墻,兩扇半截板門,又是兩扇重門,進到廳上。” 楊朔 《潼關(guān)之夜》:“板門輕快地推開,那位青年軍人站在我的眼前?!?/p>
伎倆
伎倆 (jìliǎng) 手段;花招 trick 這是他們慣用的伎倆 技藝;本領(lǐng) technique 見他伎倆,飛ma{1*1}報太祖?!鳌へ队⒘覀鳌?h3>偏要偏要 (piānyào) 表示堅持或決意 would 他不顧警告,偏要玩火 這孩子偏要為所欲為宗風(fēng)
(1).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風(fēng)格、傳統(tǒng),多用于禪宗。有時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學(xué)藝術(shù)各流派獨有的風(fēng)格和思想。《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卻説 印長老 接得 可常 ,滿寺僧眾教長老休得安著 可常 在寺中,玷辱宗風(fēng)。” 金 元好問 《夏山風(fēng)雨》詩:“慘澹經(jīng)營有許功, 吳 僧誰得嗣宗風(fēng)。” 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一:“嘗嘆佛老宗風(fēng)高潔,而文士之得罪名教者,往往逃入其中,以自掩飾。” 象升 《<振素庵詩集>序》:“吾則不然,必先繪之以華,斡之以力,而后沉深厲刻以出之,庶乎 李 、 何 、 王 、 李 之宗風(fēng)不墜歟!”
(2).猶宗尚。 嚴復(fù) 《救亡決論》:“當(dāng)其做秀才之日,務(wù)必使之習(xí)為剿竊詭隨之事,致令羞惡是非之心,旦暮梏亡,所存濯濯。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后,以巧宦為宗風(fēng),以趨時為秘訣。”
釋紹曇名句,頌古五十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