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高顧為下,在得良已亡
出自宋代韓維《答梁大夫斷求息緣以躋高蹠兼簡清臣大夫》:
人生會有本,本得求自忘。
緣來與之俱,源壯流亦長。
趨高顧為下,在得良已亡。
金仙不吾欺,莊生助之揚(yáng)。
嗟我聞道淺,妄言豈非狂。
緬懷終南山,紫翠峨宮墻。
二賢謝塵滓,接翼參云翔。
相望孰去遠(yuǎn),共此愛日光。
注釋參考
高顧
明 高攀龍 、 顧憲成 的并稱。 高 為 明 代大儒,與 顧憲成 修復(fù)東林書院,講學(xué)其中。 憲成 卒, 攀龍 專講席。世稱“高顧”。 清 方苞 《學(xué)案序》:“ 金沙 王無量 輯《學(xué)案》,以《白鹿洞規(guī)》為宗,而溯源于 洙 泗 ,下逮 饒仲元 、 真西山 所定之條目,以及 高 顧 ‘東林’之會約。”
為下
方言。做下,造成。 逯斐 等《市長的代表來了》:“這都是你為下的,你喂活的白臉狼!”
在得
(1).《論語·季氏》:“ 孔子 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shí),血?dú)馕炊ǎ渲谏?;及其壯也,血?dú)夥絼偅渲隰a;及其老也,血?dú)饧人?,戒之在得?!?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得,貪得?!焙笠蛞浴霸诘谩睘榻浣^貪心的典實(shí)。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貴 ﹞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 勢正炎炎,冷處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規(guī)痛自警勵(lì)?!?/p>
(2).猶留得,剩下。 宋 賀鑄 《清燕堂》詩:“雀聲嘖嘖燕飛飛,在得殘紅一兩枝?!?/p>
良已
痊愈。《史記·孝武本紀(jì)》:“﹝ 武帝 ﹞遂幸 甘泉 ,病良已?!?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良已,善已,謂愈也?!?宋 陸游 《夏秋之交久旱得雨喜作》詩:“臥聽病良已,行吟愁欲無?!?/p>
韓維名句,答梁大夫斷求息緣以躋高蹠兼簡清臣大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