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盧剛《游靈巖寺》:
摩挲石刻拜方興,誤國從初恨老秦。
十六州歸仍遺虜,百馀年事語誰人。
出師表在今如始,墮淚碑存舊似新。
江水江花豈終極,風光一任轉青春。
注釋參考
出師表
散文篇名。三國蜀諸葛亮作。有前、后二表,均為作者于出師伐魏前上呈蜀后主劉禪的奏表。前表陳說作者伐魏的意圖,并向劉禪薦舉賢臣,規(guī)勸他“親賢臣,遠小人”。后表一般認為是后人偽托之作,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即出于此。
墮淚碑
晉 羊祜 都督 荊州 諸軍事,駐 襄陽 。死后,其部屬在 峴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 杜預 因稱此碑為墮淚碑。見《北堂書鈔》卷一○二引《荊州圖記》、《晉書·羊祜傳》。 唐 李白 《襄陽曲》:“ 峴山 臨 漢江 ,水淥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宋 范仲淹 《寄題峴山羊公祠堂》詩:“于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清 錢謙益 《送林自名憲使歸閩》詩之一:“獨有 君山 石,猶存墮淚碑。”
盧剛名句,游靈巖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