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門舊行處,卻望壽山歸
出自宋代鄭獬《挽仁宗皇帝辭五首》:
曾從西池幸,宮花落未稀。
日隨黃繖轉(zhuǎn),云繞赭袍飛。
臨水樓臺在,傷心歌管非。
都門舊行處,卻望壽山歸。
注釋參考
門舊
(1).高門舊德。《魏書·高祐崔挺傳論》:“ 高祐 學業(yè)優(yōu)通,知名前世,儒俊之風,門舊不隕?!?/p>
(2).曾居門下的故舊?!赌鲜贰げ踢鳌罚骸?武帝 嘗謂曰:‘卿門舊尚有堪事者多少?’ 撙 曰:‘臣門客 沉約 、 范岫 各已被升擢,此外無人。’”
行處
(1).隨處;到處。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元 湯式 《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處有,綵筆生花夢境熟?!?清 孫枝蔚 《雨》詩:“浮生憐物態(tài),行處觸長吟?!?/p>
(2).走過的地方。 前蜀 韋莊 《嘆落花》詩:“ 西子 去時遺笑靨, 謝娥 行處落金鈿。”
卻望
亦作“卻望”。回頭遠看。 唐 杜甫 《暫如臨邑率爾成興》詩:“暫游阻詞伯,卻望懷 青關(guān) ?!?唐 盧綸 《長安春望》詩:“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 宋 蘇軾 《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放女童隊》:“龍樓卻望,鼉鼓屢催,再拜天階,相將好去。”
鄭獬名句,挽仁宗皇帝辭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時間方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