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存真理得,心灰俗累忘
出自唐代趙中虛《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芳字》:
青溪阻千仞,姑射藐汾陽。
未若游茲境,探玄眾妙場。
鶴來疑羽客,云泛似霓裳。
寓目雖靈宇,游神乃帝鄉(xiāng)。
道存真理得,心灰俗累忘。
煙霞凝抗殿,松桂肅長廊。
早蟬清暮響,崇蘭散晚芳。
即此翔寥廓,非復(fù)控榆枋。
注釋參考
真理
真理 (zhēnlǐ) 即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的頭腦中的正確反映 truth 你說出了一個(gè)真理心灰
(1).佛教語。心上的塵埃。指心中的世俗雜念。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撲。”
(2).謂心如死灰。極言消沉。 唐 白居易 《冬至夜》詩:“心灰不及爐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 宋 蘇軾 《次韻答黃安中兼簡林子中》:“老去心灰不復(fù)然,一麾江海意方堅(jiān)?!?吳玉章 《辛亥革命》三:“同盟會(huì)的著名活動(dòng)家 趙聲 在 廣州 起義失敗后生起病來,不久就在 香港 死了; 黃興 因事敗而心灰,束手無策?!?/p>
俗累
俗累 (súlèi) 世俗的牽累;煩冗的雜務(wù) worldly concern 出家人怎會(huì)有這么多的俗累呢? 霄轡一永矣,俗累從此休?!铣骸ど蚣s《東武吟行》趙中虛名句,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芳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省中直舍因敲新懷周元吉三首——— 楊萬里〔宋代〕
- 奉酬湖州崔郎中見寄五韻——— 劉禹錫〔唐代〕
-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九秘全庵——— 蘇轍〔宋代〕
- 送王詹叔利州路運(yùn)判——— 王安石〔宋代〕
- 題花光梅十首實(shí)相圓常——— 王柏〔宋代〕
- 傳聞——— 艾可翁〔宋代〕
- 夏日閑居作四聲詩寄襲美。平上聲——— 陸龜蒙〔唐代〕
- 歸興——— 釋文珦〔宋代〕
- 緣識(shí)——— 宋太宗〔宋代〕
- 句——— 李德裕〔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