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董嗣杲《棗花》:
香落衣巾靡靡中,花垂碧澗不流冬。
易開易落催成子,誰采誰收怕見紅。
種有萬林綿北地,詩傳八月剝西風。
千株可等侯千哀悼,安邑曾收結實功。
注釋參考
哀悼
[mourning;condolence] 為一個人的逝世而舉行的紀念儀式
詳細解釋(1).悲痛地追念。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悼,靡所寘念。”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一:“﹝ 鉤弋夫人 ﹞葬 云陵 ,上哀悼之?!?宋 蘇軾 《東坡志林·郗超出與桓溫密謀書以解父》:“ 愔 后果哀悼成疾?!?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海石》:“滄客哀悼,殆不能堪?!?/p>
(2).指悲痛追念的感情。 袁鷹 《悲歡·深深的懷念》:“﹝墓碑上﹞有的刻著‘紅軍烈士永垂不朽’,留下自己深沉的哀悼。”
收結
(1).收買結交。 宋 蘇軾 《乞免五穀力勝稅錢札子》:“今肆赦甚近,若得於赦書帶下,光益圣德,收結民心,實無窮之利?!?/p>
(2).結尾。《紅樓夢》第七六回:“如今收結,到底還歸到本來面目上去?!?/p>
董嗣杲名句,棗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