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君聲氣似,剪燭對清夜
出自宋代曾協(xié)《送鄧器先赴羅田尉五首》:
吾鄉(xiāng)旴江西,流轉半天下。
夢為故國游,流涕指丘社。
漂萍偶同止,風力巧相借。
感君聲氣似,剪燭對清夜。
注釋參考
聲氣
聲氣 (shēngqì) 指消息或信息 information 互通聲氣 〈方〉∶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tone 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魯迅《孔乙己》 指士氣 morale 金鼓以佐士眾之聲氣 指鼓動士氣 boost morale 志趣和性格;意氣 will and spirit 聲氣相投剪燭
語出 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 巴山 夜雨時?!焙笠浴凹魻T”為促膝夜談之典。 清 吳偉業(yè) 《吳門遇劉雪舫》詩:“當時聽其語,剪燭忘深更?!?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與談詩文,慧黠可愛。剪燭西窗,如得良友。”
清夜
清靜的夜晚。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詩:“懷人同不寐,清夜起論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內(nèi)閣大臣,尤循常襲故,旅進旅退於唯唯諾諾之間,清夜捫心,其能zi{1-1}慰乎?”
曾協(xié)名句,送鄧器先赴羅田尉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