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辭漢殿從游樂,乞得康廬自在身
出自宋代李塾《題清虛庵皇甫真人坦之隱居》:
寶墨光分眄禁春,超然晏坐寂怡神。
力辭漢殿從游樂,乞得康廬自在身。
黃屋記曾參扈從,白衣猶憶指山人。
恐虛立馬前宵夢(mèng),柱下無材忝世臣。
注釋參考
游樂
游樂 (yóulè) 游戲娛樂 pleasure 游樂園康廬
宋 時(shí) 廬山 的別稱。 宋 辛棄疾 《賀新郎·題傅巖叟悠然閣亭》詞:“是中不減 康廬 秀。倩西風(fēng),為君喚起,翁能來否?” 鄧廣銘 箋注:“蓋 廬山 亦名 匡山 ,亦稱 匡廬 , 宋 人避 趙匡胤 諱,故改稱 康廬 也?!?/p>
自在身
佛教語。謂心離煩惱、舒適自在的身軀。 唐 白居易 《池上閑吟》之一:“高臥閒行自在身,池邊六見柳條新。”《景德傳燈錄·龍樹尊者》:“尊者復(fù)於坐上現(xiàn)自在身,如滿月輪。”
李塾名句,題清虛庵皇甫真人坦之隱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