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將無同,吾言亦聊戲
出自宋代趙蕃《與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常聞祝融峰,今日上封寺。
雖孤登望眼,要逐幽遐志。
蓋渠目力及,皆我腳力自。
是可將無同,吾言亦聊戲。
注釋參考
將無同
猶言莫非相同;恐怕相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阮宣子 有令聞,太尉 王夷甫 見而問曰:‘ 老 莊 與圣教同異?’對曰:‘將無同?’”亦作“ 將毋同 ”。 宋 程大昌 《續(xù)演繁露·將毋同》:“ 王戎 問 老 莊 、 孔子 異, 阮瞻 曰:‘將毋同。’不直云同而云‘將毋同’者, 晉 人語度自爾也。”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附錄《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第二講:“‘將毋同’三字,究竟怎樣講?有人說是‘殆不同’的意思;有人說是‘豈不同’的意思--總之,是一種兩可、飄渺恍惚之談罷了。”參見“ 三語掾 ”。
趙蕃名句,與潘文叔游稀岳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