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征婦怨》:
寧為呼傍草,莫作戰(zhàn)士妻。
初嫁席未溫,夫今戍遼西。
憶與夫別時,山川正飛雪。
腰間弓箭重,冰凍馬蹄裂。
夫君在萬里,如何可相求。
瞻彼日月光,使妾心悠悠。
悠悠復(fù)悠悠,想思曷云已。
夜夜勞夢魂,遙遙渡遼水。
軍中有紀(jì)律,君當(dāng)慎終始。
勿以念室家,無心事戎壘。
自昔忠義人,從軍皆效死。
注釋參考
自昔
往昔;從前。《詩·小雅·楚茨》:“自昔何為?我蓺黍稷?!?晉 陸機(jī)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自昔哲王,先天而順?!?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談玄;橫雕龍於翠尾,飛縞鳳於瓊筵。”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爆竹行》:“歲朝爆竹傳自昔, 吳 儂正用前五日,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p>
忠義
忠義 (zhōngyì) 忠心和義氣 loyal and righteous 忠義之士 指有忠心和義氣的人 a loyal and righteous person 表彰忠義從軍
從軍 (cóngjūn) 舊時指參加軍隊 enlist 棄商從軍效死
[do one's utmost;be ready to give one's life for a course] 賣力而不顧生命
旦夕將效死一戰(zhàn),以報朝廷之恩。——《三國演義》
效死于前。——《漢書·李廣蘇建傳》
詳細(xì)解釋亦作“効死”。舍命報效。《公羊傳·昭公十三年》:“比之義,宜乎效死不立?!薄缎绿茣り戀梻鳌罚骸氨菹码m有股肱之臣,耳目之佐,見危不能竭誠,臨難不能効死,是則羣臣之罪也?!?孫中山 《國{1|1}民{1*1}dang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吾人愿獻(xiàn)此身以為一切民眾之前驅(qū),為一切民眾而效死?!?/p>
釋文珦名句,征婦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