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普濟(jì)《偈頌六十五首》:
大火已西流,千山爽氣浮。
秋河鳴一雁,砧杵搗離愁。
注釋參考
秋河
即銀河。 南朝 齊 謝朓 《暫使下都夜發(fā)新林至京邑贈(zèng)西府同僚》詩:“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 南朝 梁簡文帝 《七勵(lì)》:“秋河曉碧,落蕙山黃?!?唐 韓翃 《宿石邑山中》詩:“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峯西。” 唐 李商隱 《楚宮》詩之二:“暮雨自歸山悄悄,秋河不動(dòng)夜厭厭?!?/p>
砧杵
亦作“碪杵”。搗衣石和棒槌。亦指搗衣。 南朝 宋 鮑令暉 《題書后寄行人》詩:“砧杵夜不發(fā),高門晝常關(guān)?!?唐 韋應(yīng)物 《登樓寄王卿》詩:“數(shù)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宋 蘇軾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詩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愁聞?wù)梃魄?,倦聽賓鴻叫?!?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野宿近荒城,碪杵無聲?!?/p>
離愁
離愁 (líchóu) 離別的愁苦 grief of parting 離愁別緒(離別親友的愁苦心情)釋普濟(jì)名句,偈頌六十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