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書事》:
鴨綠桑乾盡漢天,傳烽自合過祁連。
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
注釋參考
乾盡
精光無余?!独蠚堄斡洝返谑幕兀骸坝钟心羌埖昀锏募垼藁ǖ昀锏拿藁?,又是搬個乾盡。”
傳烽
點燃烽火,逐站相傳,以報敵情。 宋 蘇軾 《登州召還議水軍狀》:“自國朝以來常屯重兵,教習水戰(zhàn),旦暮傳烽以通警急。” 明 陳子龍 《出自薊州門行》:“傳烽始北塞,列戍望南樓?!?清 鮑鉁 《范文貞公祠》詩:“當年 閩 海見傳烽,犀兕空多棄甲重?!?康有為 《登萬里長城》詩:“清時堡堠傳烽靜,出塞山川作勢雄?!?王國維 《觀堂集林·敦煌漢簡跋十三》:“古者傳烽以多少為識,如《墨子·號令》、《雜守》二篇所言,皆以烽之多少示敵之遠近者也?!?/p>
自合
(1).自應;本該。 宋 陸游 《落梅》詩之二:“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明 劉基 《孤兒行》:“人生一世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榮。”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四:“ 倢伃 怨較 昭君 怨,自合清才讓 令嫻 ?!?/p>
(2).自然契合。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p>
陸游名句,書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