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唐博士祠》:
博士位尤卑,投名入黨碑。
今觀名世作,多在謫官時(shí)。
太史沅湘筆,儀曹永柳詩(shī)。
新祠綿蕞爾,未盡復(fù)遺基。
注釋參考
太史
太史 (tàishǐ) 官名。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歷法。魏晉以后太史僅掌管推算歷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fù)責(zé),又稱翰林為太史 an official who holds astronom and calendar 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參之太史?!啤?柳宗元《柳河?xùn)|集》沅湘
沅水 和 湘水 的并稱。 戰(zhàn)國(guó) 楚 詩(shī)人 屈原 遭放逐后,曾長(zhǎng)期流浪 沅 湘 間。《楚辭·離騷》:“濟(jì) 沅 湘 以南征兮,就 重華 而陳詞。” 漢 劉向 《九嘆·遠(yuǎn)游》:“見南 郢 之流風(fēng)兮,殞余躬於 沅 湘 。” 唐 戴叔倫 《過(guò)三閭廟》詩(shī):“ 沅 湘 流不盡, 屈子 怨何深。” 郭沫若 《汐集·題湘君與湘夫人》:“ 沅 湘 今日蕙蘭焚,別有離憂罹此君?!?/p>
儀曹
(1).官名。掌禮樂制度。始置于 三國(guó) 魏 , 晉 沿之。 南朝 時(shí)為祠部屬官。 北魏 為儀曹尚書, 北齊 儀曹屬殿中尚書。 隋 置禮部,兼代前代祠部、儀曹之職。 煬帝 時(shí)改禮部員外郎為儀曹郎, 唐 初又改儀曹郎為禮部員外郎。參閱《宋書·百官志上》、《通典·職官五》。
(2). 唐 以后禮部郎官的別稱。 唐 韓愈 《除崔群戶部侍郎制》:“比參密命,弘益既多,乃貳儀曹,升擢惟允?!?宋 陸游 《跋<出疆行程>》:“予在儀曹,與之同廊?!?明 李東陽(yáng) 《和侍郎尹公留別韻》之三:“ 瀛洲 無(wú)地不登仙,吏省儀曹次第遷?!?/p>
(3).用以泛稱地方上掌管禮儀的屬官。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 高公軒 者, 宣仁 之疎族也。 政和 末,為 滄州 儀曹?!?/p>
劉克莊名句,唐博士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