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處權(quán)《短歌送范彥行》:
海上芳敷有瑤草,採(cǎi)而食之顏不老。
海中翕赩有驪珠,探而得之形木枯。
赤烏玄兔未同宿,姹女嬰兒自相逐。
深存踵息通三關(guān),升降出入無時(shí)閒。
九轉(zhuǎn)七返成大還,功高行滿起人寰,凌虛一舉三神山。
注釋參考
翕赩
(1).光色盛貌?!段倪x·嵇康<琴賦>》:“珍怪瑯玕,瑤瑾翕赩?!?李善 注:“翕赩,盛貌。” 唐 李白 《君子有所思行》:“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宋 梅堯臣 《次韻和王尚書答贈(zèng)宣城花木瓜十韻》:“貴賤今既殊,凌紙字翕赩?!?清 陳維崧 《風(fēng)流子》詞:“念別我西園,朱曦翕赩;送君南浦,雪浪掀騰。”
(2).茂郁貌?!段倪x·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瑤草正翕赩,玉樹信蔥青?!?呂向 注:“翕赩,蔥青盛鬱貌?!?唐 李白 《詠槿》之一:“豈若瓊樹枝,終歲長(zhǎng)翕赩。”
驪珠
(1).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肚f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唐 溫庭筠 《蓮浦謠》:“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 明 劉兌 《嬌紅記》:“紅牙緩引驪珠串,個(gè)個(gè)一般圓?!?清 卓爾堪 《海市歌》:“龍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貴的人或物?!赌淆R書·倖臣傳論》:“長(zhǎng)主君世,振裘持領(lǐng),賞罰事殷,能不踰漏,宮省咳唾,義必先知。故能窺盈縮於望景,獲驪珠於龍睡。” 唐 元稹 《贈(zèng)童子郎》詩:“ 楊公 莫訝清無業(yè),家有驪珠不復(fù)貧?!?清 陳其元 《庸閑齋筆記·解元抄襲陳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猶未定元。外舅適得一卷,大喜,以為獨(dú)得驪珠矣?!薄赌鹾;ā返谑兀骸斑@回 章自蜚 、 聞韻高 都沒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鱗爪罷了?!?/p>
(3).楊梅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楊梅》:“ 陸游 詩:‘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頷得驪珠?!?,謂楊梅也?!?/p>
(4).龍眼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李處權(quán)名句,短歌送范彥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