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子申《多麗》:
好人人。
去來欲見無因。
記當(dāng)時、藕香倚暖,豈期蝶散鶼分。
到而今、漫勞夢想,嗟后會、慘啼痕。
繡閣銀屏,知他何處,一重山盡一重云。
暮天杳、梗蹤萍跡,還是寄孤村。
寂寥月,今宵為誰,虛照黃昏。
細追思深誠密意,黯然一餉消魂。
仗游魚、漫傳尺素,望塞雁、空噎回紋。
帳衾寒、香消塵滿,博山沈水更誰薰。
斷腸也、無聊情味,惟有殢芳尊。
沈吟久,移燈向壁,掩上重門。
注釋參考
沈吟
亦作“沉吟”。1.深思?!豆旁娛攀住|城高且長》:“馳情整中帶,沉吟聊躑躅。” 宋 秦觀 《滿園花》詞:“一向沉吟久,淚珠盈襟袖?!?楊朔 《海羅杉》:“這段史實, 鄒文楷 老人家說得那么清晰,那么動心,聽了,使人沉吟回味,久久不能忘懷?!?/p>
(2).謂深深的思念。 三國 魏 曹操 《短歌行》之一:“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宋 姜夔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詞:“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p>
(3).遲疑,猶豫?!逗鬂h書·隗囂傳》:“ 邯 得書,沉吟十餘日,乃謝士眾,歸命 洛陽 。”《晉書·劉曜載記》:“ 準(zhǔn) 自以殺 曜 母兄,沉吟未從?!薄抖膛陌阁@奇》卷二八:“ 李方哥 見 程朝奉 要收拾起銀子,便呆著眼不開口,儘有些沉吟不舍之意。” 許杰 《改嫁》:“她父親想到這一層,便有些沉吟起來了?!?/p>
(4).低聲吟味;低聲自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fēng)骨》:“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fēng);沉吟舖辭,莫先乎骨?!?唐 獨孤及 《寒夜溪行舟中作》詩:“沉吟《登樓賦》,中夜起三復(fù)?!?元 張可久 《滿庭芳·春晚梅發(fā)元帥席上》曲:“誰感慨 蘭亭 故紙,自沉吟羅扇新詞。”《再生緣》第二一回:“娘娘見説沉吟道,涼藥調(diào)和或者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 姮娥 ﹞渴澀的歌喉,早就瀾漫沉吟,醉囈依微?!?/p>
(5).沉重。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殤》:“今夕中秋佳節(jié),風(fēng)雨蕭條,小姐病轉(zhuǎn)沉吟,待我扶他消遣。”
向壁
面對墻壁。多表示心情不悅或不欲與人接談。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五》:“夫人遂轉(zhuǎn)向壁,歔欷不復(fù)言?!?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東亭 轉(zhuǎn)臥向壁嘆曰:‘人固不可以無年?!?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 張福 ﹞泣跪庭下,愿仍讀。母返身向壁,置不聞?!?葉圣陶 《窮愁》:“﹝ 阿松 ﹞忽復(fù)停針,瞪目向壁……自傷生涯慘淡。”
重門
(1).謂層層設(shè)門。 漢 張衡 《西京賦》:“重門襲固,姦宄是防?!?晉 左思 《蜀都賦》:“華闕雙邈,重門洞開?!?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宋 張先 《青門引》詞:“樓頭畫角風(fēng)吹醒,入夜重門靜?!?/p>
(2).宮門;屋內(nèi)的門。《文選·謝朓<觀朝雨>詩》:“平明振衣坐,重門猶未開?!?呂向 注:“重門,帝宮門也?!?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詩:“價重 銅龍樓 ,聲高重門側(cè)?!?宋 張元干 《怨王孫》詞:“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明 陳汝元 《金蓮記·閨詠》:“鎖香閨慵窺蝶翅,掩重門休看蜂隊?!?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園記》:“由堂左折,循墻入重門,中敞以廣庭,前繚以曲榭。”
(3).猶重關(guān)。喻指邊防要塞。《梁書·武帝紀(jì)下》:“不能使重門不閉,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車書未一。”《明史·孫繼魯傳》:“天設(shè)重險,以藩衛(wèi)國家,豈可聚師曠野,洞開重門以延敵?”
李子申名句,多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