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拜恩光龍鑄節(jié),屢宣風(fēng)力隼橫秋
出自宋代蘇頌《即席分得秋字送張吉老學(xué)士移使京西》:
賜對中楹喜暫留,駐旌聊復(fù)到蓬丘。
朋游少別三周歲,尊酒相逢半白頭。
頻拜恩光龍鑄節(jié),屢宣風(fēng)力隼橫秋。
二邦已見澄清效,更盡寬平緩主憂。
注釋參考
拜恩
拜謝恩賜。《北史·王晞傳》:“ 晞 言於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為干紀(jì)?!?明 高攀龍 《薛文清公傳》:“先生正色曰:‘安有受官公朝,而拜恩私門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列朝·總裁永樂大典》:“上賜宴賞,拜恩者百四十七人。”
風(fēng)力
風(fēng)力 (fēnglì) 風(fēng)的力量,即在任意風(fēng)級上的某一定數(shù)(如5或7級) wind-force 從風(fēng)得到的機械力 wind power 風(fēng)力發(fā)電機 指文辭的風(fēng)格與筆力 force橫秋
(1).充塞秋天的空中。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風(fēng)情張日,霜氣橫秋。” 唐 李白 《悲清秋賦》:“水流寒以歸海,云橫秋而蔽天。” 宋 范仲淹 《和運使舍人觀潮》之一:“長風(fēng)方破浪,一氣自橫秋?!?/p>
(2).形容人的氣勢之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得晉卿酒相留夜飲》:“短衫壓手氣橫秋,更著仙人紫綺裘?!?明 屠隆 《曇花記·嚴(yán)公冤對》:“英雄蓋世氣橫秋,一旦淹淹作 楚 囚?!?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六篇:“他( 曾補人 )的年紀(jì)其實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氣之橫秋也,實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來曼梭 ,自比吾家 國藩 ,或許還是他的客氣吧?”
(3).形容老氣。 朱自清 《白種人--上帝的驕子!》:“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氣,臉上滿布著橫秋的老氣了!”
(4).比喻美女的眼睛。秋,秋水。比喻女子眼神。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敘別》:“臉?biāo)栖饺匮屏?,眼波湛湛橫秋?!?明 葉小鸞 《艷體連珠·目》:“蓋聞朱顏既醉,最憐炯炯橫秋?!?/p>
蘇頌名句,即席分得秋字送張吉老學(xué)士移使京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