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qū)馳賤事猶干祿,約勒清狂為近名
出自宋代謝伯初《許昌公宇書懷呈歐陽永叔韓子華王介甫》:
十年趨競浪求營,因得間曹減宦情。
亂種黃花看野景,旋移高竹聽秋聲。
驅(qū)馳賤事猶干祿,約勒清狂為近名。
早晚持竿釣鱸鱖,雙溪煙雨一舟橫。
注釋參考
驅(qū)馳
(1) [push one's horse]∶策馬快奔
軍中不得驅(qū)馳
(2) [offer one's services]∶盡力奔走效勞
逐許先帝以驅(qū)馳。——諸葛亮《出師表》
(3) [order about]∶驅(qū)使
驅(qū)馳氈裘之長。——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詳細解釋(1).策馬快跑?!对姟り愶L·株林序》:“株林,刺 靈公 也,淫乎 夏姬 ,驅(qū)馳而往,朝夕不休息焉?!薄妒酚洝そ{侯周勃世家》:“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妒翘熳幽税崔\徐行?!?前蜀 韋莊 《代書寄馬》詩:“驅(qū)馳曾在五侯家,見説初生自渥洼。” 明 劉基 《君馬黃》詩:“君馬黃,我馬驪,二馬八足爭驅(qū)馳?!币嘀副捡Y。 郭沫若 《前茅·上海的清晨》:“坐汽車的富兒們在中道驅(qū)馳,伸手求食的乞兒們在路旁徙倚?!?/p>
(2).喻奔走效力?!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亮傳》:“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唐 元稹 《進馬狀》:“自慙駑鈍之姿,莫展驅(qū)馳之効。”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游春》:“偶爾閒步,試看世情,奔走侯門,驅(qū)馳塵境?!?/p>
(3).指辛苦;勤勞。 元 孫仲章 《斟頭巾》第二折:“ 張鼎 ,我聽得你替俺官府每辦事的當,又各處攢造文書,一年光景,好生驅(qū)馳!與你一個月假限,休來衙門里畫卯。” 元 李邦祐 《轉(zhuǎn)調(diào)淘金令·思情》曲:“咱因他棄了家私,受了驅(qū)馳,更離了故鄉(xiāng)?!?/p>
賤事
(1).個人私事。用作謙詞。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會東從上來,又迫賤事,相見日淺?!?宋 蘇軾 《與歐陽仲純書》之一:“既別,日苦賤事,不克馳問?!薄缎咽篮阊浴べu油郎獨占花魁》:“ 秦重 道:‘有些賤事,改日特來稱謝?!?清 厲鶚 《吳興歸舟作》詩:“自牽賤事怱怱去,不為蘋花住一年?!?/p>
(2).輕賤的事?!稘h書·五行志中之上》:“今陛下棄萬乘之至貴,樂家人之賤事。” 宋 劉斧 《青瑣高議前集·書仙傳》:“家人教以絲竹,曰:‘此賤事,吾豈樂為之?!?/p>
干祿
南北朝 時勛貴、官吏對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絹作為一種額外俸給,稱“干祿”?!侗笔贰ざ餍覀鳌R諸宦者》:“猶以 波斯 狗為儀同、郡君,分其干祿?!薄顿Y治通鑒·陳宣帝太建七年》:“舊蒼頭 劉桃枝 等皆開府封王,其餘宦官、 胡 兒、歌舞人、見鬼人、官奴婢等濫得富貴者,殆將萬數(shù)……乃至狗、馬及鷹亦有儀同、郡君之號,有鬭鷄,號開府,皆食其干祿?!?胡三省 注:“干出所部之人,一干輸絹十八匹,干身放之。”
(1).求福?!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干祿豈弟?!?/p>
(2).求祿位;求仕進?!墩撜Z·為政》:“ 子張 學干祿?!?漢 王充 《論衡·自紀》:“不鬻智以干祿,不辭爵以吊名?!薄读簳っ魃劫e傳》:“兄 仲璋 嬰痼疾,家道屢空, 山賓 乃行干祿?!薄督鹗贰る[逸傳序》:“后世干祿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與嘆老嗟卑之心,能去是者鮮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書癡》:“非為干祿,實信書中真有金粟?!?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雖兜牟深隱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祿之色,固灼然觀于外矣!”
約勒
猶約束。《公羊傳·宣公六年》“然而宮中甲鼓而起” 漢 何休 注:“約勒聞鼓聲當起殺 盾 ?!薄赌鲜贰ば⒘x傳·張進之》:“時劫掠充斥,每入村抄暴。至 進之 門,輒相約勒不得侵犯,其信義所感如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竊以常年主司親屬盡得就試,某敕下后,榜示南院,外內(nèi)親族具有約勒,并請不下文書,斂怨之語,日已盈庭?!?/p>
清狂
(1).癡顛?!稘h書·昌邑哀王劉賀傳》:“察故王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凡狂者,陰陽脈盡濁。今此人不狂似狂者,故言清狂也?;蛟?,色理清徐而心不慧曰清狂。清狂,如今白癡也。”《南史·江祿傳》:“ 子徽 亦有文采,而清狂不慧,常以父為戲?!?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濮州女子》:“語多清狂,人謂不慧。”
(2).放逸不羈。 晉 左思 《魏都賦》:“僕黨清狂,怵迫 閩 濮 ?!?金 趙元 《寄裕之》詩之二:“清狂舊日躭詩客,灰朽而今有髮僧?!?張昭漢 《吊吳子一粟墓》詩:“既俠亦清狂,取予廉復寬?!?/p>
近名
好名;追求名譽?!肚f子·養(yǎng)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唐 韓愈 《除崔群戶部侍郎制》:“清而容物,善不近名?!?明 李贄 《雜述·征途與共后語》:“余老矣,死在旦夕,猶不免近名之累?!?/p>
謝伯初名句,許昌公宇書懷呈歐陽永叔韓子華王介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