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云作心,高僧月為性。
出自唐朝孟郊《憶周秀才、素上人,時(shí)聞各在一方》
東西分我情,魂夢安能定。野客云作心,高僧月為性。
浮云自高閑,明月??諆?。衣敝得古風(fēng),居山無俗病。
吟聽碧云語,手把青松柄。羨爾欲寄書,飛禽杳難倩。
注釋參考
野客
(1).村野之人。多借指隱逸者。 唐 杜甫 《柟樹為風(fēng)雨所拔嘆》詩:“野客頻留懼雪霜,行人不過聽竽籟?!?金 元好問 《懷益之兄》詩:“溪僧時(shí)問字,野客或知琴。” 清 謝淞洲 《支公禪院》詩:“野客聞鶴鳴,山僧報(bào)茶熟?!?/p>
(2).薔薇花的戲稱。 明 都卬 《三馀贅筆·十友十二客》:“﹝ 宋 ﹞ 張敏叔 以十二花為十二客,各詩一章。牡丹,賞客;梅,清客……薔薇,野客。”
高僧
高僧 (gāosēng) 道行修煉達(dá)到較高水平的僧侶 accomplished monk or nun為性
指本性?!犊鬃蛹艺Z·七十二弟子》:“ 牛 為性躁,好言語?!?唐 張鷟 《游仙窟》:“為性貪多,欲兩華俱採。”
孟郊名句,憶周秀才、素上人,時(shí)聞各在一方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