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邵清甫《蚊龍筆架》:
軒昂頭角似真龍,偃仰毛錐有許功。
直等主人投筆去,定應(yīng)騰踏入云中。
注釋參考
軒昂
(1).高峻貌;揚起貌。 唐 韓愈 《南山詩》:“崎嶇上軒昂,始得觀覽富?!?唐 柳宗元 《招海賈文》:“舟航軒昂兮,下上飄鼓?!?/p>
(2).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宋 王安石 《示蔡天啟》詩:“忽然變軒昂,慎勿學(xué) 哥舒 。”《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高贊 一眼看見那個小后生,人物軒昂,衣冠濟(jì)楚,心中已自三分歡喜?!?魯迅 《彷徨·長明燈》:“方頭說著,便軒昂地出了門?!?/p>
(3).驕傲貌?!度龂尽侵尽O堅傳》:“ 卓 受任無功,ying{1|1}召稽留,而軒昂自高。”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毛成翼長,蟬蛻泉壤,便自軒昂,目不步足,器滿意得,視人猶芥?!?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四:“松杉的蒼翠披著銀鎧晶甲的圣衣,固然明明軒昂有驕色,表示他克己能耐忍受qiang{1-1}暴的涵量?!?/p>
(4).形容音調(diào)高昂。 唐 韓愈 《聽穎師彈琴》詩:“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陵陽論晚唐詩律卑淺》:“ 唐 末人詩,雖格致卑淺,然謂其非詩則不可。今人作詩,雖句語軒昂,但可遠(yuǎn)聽,其理略不可究。”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賢又四絕》之三:“幽人寥落思無窮,付與軒昂一曲中。”
(5).形容文字雄健。 唐 韓愈 《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開緘忽覩送歸作,字向紙上皆軒昂?!?清 施補華 《峴傭說詩》三:“如 摩詰 ‘風(fēng)勁角弓鳴,將軍獵 渭城 ’,倒戟而入,筆勢軒昂。”
(6).寬敞;宏大。《西游記》第二三回:“師父喘息始定,抬頭遠(yuǎn)見一簇松陰,內(nèi)有幾間房舍,著實軒昂?!?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初集·明武宗遺事》:“擇日前往赴任,縣令趨改衙署,規(guī)制軒昂,亦用轅門鼓吹,與撫按等。”
頭角
頭角 (tóujiǎo) 比喻青少年的氣概和才華 brilliance (of young person);talent of a young person真龍
(1).龍。真,謂非其他變種。 漢 王充 《論衡·亂龍》:“夫《易》言云從龍者,謂真龍也,豈謂土哉?” 唐 楊炯 《從弟楊去溢墓志銘》:“至如白雪迴光,清風(fēng)度曲, 崔亭伯 真龍之氣, 揚子云 吐鳳之才,莫不玉振金聲,筆有餘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詩:“偽鳳易悅 楚 ,真龍反驚 葉 。”
(2).稱駿馬。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明 陳子龍 《獻(xiàn)馬行》:“世上紛紛盡凡馬,一入天廐成真龍。”
(3).比喻皇帝。 明 高啟 《穆陵行》:“幸逢中國真龍飛,一函雨露 江 南歸。”《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十回:“大凡真龍降生,沒有一定之地,不信,你但看 朱洪武皇帝 ?!?/p>
偃仰
偃仰 (yǎnyǎng) 俯仰。比喻隨世俗沉浮或進(jìn)退 a bending or lifting of the head 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对姟ば⊙拧け鄙健?與時遷徙,與世偃仰?!盾髯印し窍唷?偃仰嘯歌,冥然兀坐(嘯歌:長嘯或吟唱)?!鳌?歸有光《項脊軒志》 偃仰僵仆?!濉?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毛錐
(1).即毛錐子。 宋 陸游 《醉中作行草數(shù)紙》詩:“驛書馳報兒單于,直用毛錐驚殺汝。” 元 徐再思 《蟾宮曲·江淹寺》:“文藻珠璣,醉墨淋漓,何似 班超 ,投卻毛錐?!?明 王錂 《尋親記·訓(xùn)子》:“他駡我窮酸寒賤,管封侯萬里,索甚毛錐?!?清 蔣士銓 《臨川夢·隱奸》:“他能開神臂萬鈞弓,那識毛錐輕重?”
(2).泛稱筆。 茅盾 《對于文壇的一種風(fēng)氣的看法》:“不暇剪裁,不事組織,信手拈來,都付毛錐?!眳⒁姟?毛錐子 ”。
邵清甫名句,蚊龍筆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