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鳳《題鄭氏義門》:
人愛渭水清,畢竟河流渾。
不知黃虞世,何處覓旌門。
旌門縱百世,豈能外彝倫。
祗因風氣漓,遂表為義民。
麟溪有寒泉,西流類拖紳。
泉聲遍塞耳,亂卻牝雞晨。
夜帳潑煙黑,秋缸吐火紅。
六世孝友家,元屬書聲中。
爛銀鋪作榜,綽楔何崔崔。
戶神似相語,莫遣阿奴來。
人心一遭蠱,五官皆作魔。
不賡斯干詩,卻聽燃萁歌。
兄弟本一氣,為利分汝爾。
借問嗜利人,千載得不死。
鴟鸮巢滿林,何地不感惻。
若非慈烏啼,血淚收不得。
我身親乃有,況此身此物。
世人果何思,肝膽每相賊。
當年朱兩轓,回首血在頤。
爭如義門鬼,千載不餒而。
何人非楊椿,如椿能幾我。
只緣本心死,所以有緇磷。
大樹大十圍,枝葉日敷蕃。
愿培百尺土,庇此千歲根。
注釋參考
煙黑
煙黑 (yānhēi) 顏料碳黑的一種 smoke black吐火
(1).發(fā)出火光。《文選·揚雄<羽獵賦>》:“霹靂烈缺,吐火施鞭?!?李善 注引 應劭 曰:“火,電照也。”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十九:“鉆燧吐火,以續(xù) 湯谷 之晷;揮翮生風,而繼 飛廉 之功?!?/p>
(2).古代雜技節(jié)目。表演時以燃著物置于口中,噴吐火苗。 漢 張衡 《西京賦》:“吞刀吐火,云霧杳冥。”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其人有數(shù)術,能斷舌復續(xù)、吐火……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片,與黍餹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唐 王棨 《吞刀吐火賦》:“吞刀之術斯妙,吐火之能又玄?!?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白須老臣的講道,矮胖侏儒的打諢,王是早已聽厭的了;近來便是走索,緣竿,拋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戲,也都看得毫無意味?!?/p>
方鳳名句,題鄭氏義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途景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