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鄭谷《入閣》
秘殿臨軒日,和鑾返正年。兩班文武盛,百辟羽儀全。
霜漏清中禁,風(fēng)旗拂曙天。門嚴(yán)新勘契,仗入乍承宣。
玉幾當(dāng)紅旭,金爐縱碧煙。對揚稱法吏,贊引出宮鈿。
言動揮毫疾,雍容執(zhí)簿專。壽山晴叆叇,顥氣暖連延。
禮有鴛鸞集,恩無雨露偏。小臣叨備位,歌詠泰階前。
注釋參考
秘殿
奧深的宮殿。 唐 李華 《含元殿賦》:“其后則深闈祕殿,曼宇疏楹?!?唐 皇甫冉 《華清宮》詩:“鑿山開祕殿,隱霧閉仙宮。” 宋 秦觀 《代程給事乞致仕表》:“遂叨蘭省之秩,仍忝祕殿之名。”
臨軒
(1).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后漢書·黨錮傳·李膺》:“ 讓 訴寃於帝,詔 膺 入殿,御親臨軒,詰以不先請便加誅辟之意。” 唐 王維 《少年行》之四:“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 明光宮 ?!薄肚迨犯濉ざY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將儀三:一曰授敕印,經(jīng)略大將軍出師,皇帝臨軒頒給?!?/p>
(2).在窗前。軒,窗檻。 唐 元稹 《鶯鶯傳》:“ 張生 臨軒獨寢,忽有人覺之?!?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公既去,而執(zhí)拂者臨軒指吏曰:‘問去者處士第幾?住何處?’”
和鑾
同“ 和鸞 ”。 漢 班固 《東都賦》:“登玉輅,乘時龍,鳳蓋棽麗,和鑾玲瓏?!薄逗鬂h書·崔駰傳》:“豈暇鳴和鑾,清節(jié)奏哉?” 宋 江休復(fù) 《牟駝岡閱馬》詩:“軍戎選輕捷,和鑾御調(diào)柔。” 元 李治 《敬齋古今黈》卷一:“古者登車有和鑾之音,謂馬動則鑾鳴,車動則和應(yīng)也。鑾或作鸞,其義皆同。鸞以其有聲;鑾以其金為之也?!?/p>
古代車上的鈴鐺。掛在車前橫木上稱“龢”,掛在軛首或車架上稱“鑾”?!段倪x·班固<東都賦>》:“鳳蓋棽麗,龢鑾玲瓏?!?李周翰 注:“和鑾,鈴也。”參見“ 和鑾 ”。
返正
(1).指帝王復(fù)位。 唐 許堯佐 《柳氏傳》:“洎 宣皇帝 以神武返正, 翊 乃遣使間行求 柳氏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一·丞相》:“ 武后 改僕射為文昌左右相。 中宗 返正,復(fù)舊名?!?清 侯方域 《于謙論》:“已而 英宗 還,退居南宮。七年, 景帝 崩,南宮返正,殺 于謙 ?!?/p>
(2).返歸己方。 宋 文天祥 《集杜詩·<贛州>序》:“六月,大捷于 雩都 ,進(jìn)攻 興國縣 ,縣返正,於是駐屯?!?/p>
鄭谷名句,入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