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嘗惠山泉》:
吳楚千萬山,山泉莫知數(shù)。
其以甘味傳,幾何若飴露。
大禹書不載,陸生品嘗著。
昔唯廬谷亞,久與茶經(jīng)附。
相襲好事人,砂缾和月注。
持參萬錢鼎,豈足調(diào)羹助,彼哉一勺微,唐突為霖澍。
疏濃既不同,物用誠(chéng)有處。
空林癯面僧,安比侯王趣。
注釋參考
相襲
(1).因循;先后沿襲。 漢 劉歆 《移書讓太常博士》:“圣帝明王,累起相襲?!?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雖復(fù)道極數(shù)殫,終然相襲,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轍焉。” 元 陳櫟 《勤有堂隨筆》:“世俗相襲稱 朱子 為 文公先生 ,繆甚?!薄稏|周列國(guó)志》第十四回:“世衰俗敝,淫風(fēng)相襲。 齊公 亂妹, 新臺(tái) 娶媳?!?/p>
(2).相連;重迭。 晉 潘岳 《西征賦》:“街衢如一,庭宇相襲。” 明 皇甫沖 《于巖石上眺東西兩湖》詩(shī):“倚策眺兩湖,波光渙相襲。”
好事
好事 (hǎoshì) 佛事或道場(chǎng)。特指為死事所做的超度儀式 Buddhist service 揚(yáng)起布幡作好事 有益的事情 good deed 先驅(qū)者為國(guó)家做一件好事 舊時(shí)指慈善的事情 an act of charity 給我做件好事吧,我的孩子 好事 (hàoshì) 喜歡多事。愛參與他人事務(wù)的 meddlesome;officious梅堯臣名句,嘗惠山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