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公睡足秋風來,去奉高談?chuàng)]麈尾
出自宋代梅堯臣《次韻和永叔石枕與笛竹簟》:
溪上枕剖龍卵石,蘄匠簟制蛇皮紋。
客從東方一持贈,竹色蒸青石抱云。
磨沙斲骨自含潤,飽霜吊節(jié)無留塵。
京師貴豪空有力,六月耐此炎蒸劇。
旱風赤日吹熱來,大廈高檐任雕飾。
頭顱汗匝無富貧,雖有頒冰論官職。
官高職重冰則多,日永冰消難更得。
唯公掃室施枕簟,迎涼自感東方客。
東方客應非俗昏,能使賢人心體適。
賢人何以偏伏人,天下才名方赫赫。
我吟困窮不可聽,晝夜蚊蚋蒼蠅聲。
蠅如遠雞耳初感,蚊若隱雷空際鳴。
葛廚頂綻屋蝎墮,菅席耒陽牛炙死。
因思楊惲廢時言,但愿人生行樂爾。
公今事業(yè)在朝廷,去就尤當慎終始。
待公睡足秋風來,去奉高談?chuàng)]麈尾。
注釋參考
秋風
秋風 (qiūfēng) 秋天的風 autumn wind高談
亦作“ 高譚 ”。1.侃侃而談,大發(fā)議論。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接識》:“是故多陳處直,則以為見美,靜聽不言,則以為虛空,抗為高談,則為不遜?!?北周 庾信 《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高譚變白馬,雄辯塞 飛狐 。” 明 許承欽 《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詩:“蟹羹魚炙行日夕,高談話昔情逾敦?!?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談‘男女之大防’的,豈非就是他這班‘社會的棟梁’么?”
(2).不切實際的議論。 晉 葛洪 《抱樸子·官理》:“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shù)驚,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
(3).高明的談吐;高尚的言談。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高談屬時勝,寡聞終自恧?!?宋 秦觀 《送喬希圣》詩:“杖藜對客騁高談,自覺胸襟輩 堯 禹 ?!?清 吳偉業(yè) 《哭志衍》詩:“高譚羣兒驚,健筆小儒怍?!?/p>
揮麈
揮麈 (huīzhǔ) 揮動麈尾 brandish 抱琴不暇撫,揮麈無由停?!獨W陽修《和圣俞聚蚊》梅堯臣名句,次韻和永叔石枕與笛竹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