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禹偁《瑞蓮歌》: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處紅交橫。
宋家池上瑞蓮生,嫋嫋出叢抽一莖。
莖端菡萏開兩朵,忽似娥皇將女英。
九疑望斷蒼梧暮,低頭并照湘波清。
花落蓮成碧於卵,瑟瑟塵輕熨人眼。
蕭郎弄玉合巹時,一齊覆下琉璃盞。
草木效靈載圖史,守臣盡可聞天子。
吾君有詔抑祥瑞,異獸珍禽不為貴。
瑞蓮無路達(dá)冕旒,也隨眾卉老池頭。
吏民歸美賀郡守,敢貪天功為己有。
古來善政數(shù)杜詩,桑無附枝麥兩歧。
瑞蓮信美產(chǎn)茲土,起予謾作閑歌辭。
年年更愿再熟稻,佁箱免使吾民饑。
注釋參考
瑞蓮
象征吉祥之蓮。多指雙頭或并蒂蓮。 唐 皇甫湜 《吉州刺史廳壁記》:“瑞露溶溶,降味公松;瑞蓮猗猗,合蒂公池?!?唐 黃滔 《江州夜宴獻(xiàn)陳員外》詩:“數(shù)枝紅蠟啼香淚,兩面青娥拆瑞蓮。” 明 袁中道 《趙大司馬傳略》:“初,公中丞邸生瑞蓮及連理瓜,皆以為瑞,而乃為之災(zāi),悲夫!”
起予
(1).《論語·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與言《詩》已矣?!?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發(fā)明我意,可與共言《詩》。”后因用為啟發(fā)自己之意。 唐 韓愈 《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詩:“將經(jīng)貴郡煩留客,先惠高文謝起予?!?宋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詩:“我時年尚幼,作賦慕 相如 。侍立看君談,精悍實起予?!?清 顧炎武 《與友人論學(xué)書》:“且以區(qū)區(qū)之見,私諸同志而求起予?!?/p>
(2).指啟發(fā)他人?!段倪x·應(yīng)璩<與廣川長岑文瑜書>》:“ 周 征 殷 而年豐, 衛(wèi)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應(yīng),甚於影響,未可以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謹(jǐn)書起予。” 呂向 注:“恐其不致至誠,不知善否之應(yīng),故以書起發(fā)其章?!?/p>
閑歌
亦作“間歌”。古時吹笙與歌唱相交替的一種禮制。語出《儀禮·鄉(xiāng)飲酒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魚》,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儀》?!薄盾髯印氛摗罚骸伴f歌三終,合樂三終?!?唐 歸登 《享惠昭太子廟樂章·請神》:“間歌在堂,萬舞在庭?!?/p>
王禹偁名句,瑞蓮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