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八校滿,井邑三農竟
出自唐代王維《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制》:
鳳扆朝碧落,龍圖耀金鏡。
維岳降二臣,戴天臨萬姓。
山川八校滿,井邑三農竟。
比屋皆可封,誰家不相慶。
林疏遠村出,野曠寒山靜。
帝城云里深,渭水天邊映。
佳氣含風景,頌聲溢歌詠。
端拱能任賢,彌彰圣君圣。
注釋參考
山川
山川 (shānchuān) 山岳、江河 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祖國壯麗的山川八校
漢 所置八種校尉的合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掌 西域 。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掌 上林 苑門屯兵。 越 騎校尉掌 越 騎。 長水 校尉掌 長水 宣曲 胡 騎。又有 胡 騎校尉,掌 池陽 胡 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①S校尉掌輕車。凡八校尉,皆 武帝 初置,有丞、司馬。自司隸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東漢 靈帝 又置西園八校尉。后通稱將佐為八校。 漢 應瑒 《西狩賦》:“雙翼伉旌,八校祖分?!?唐 王維 《奉和圣制登降圣觀應制》詩:“山川八校滿,井邑三農竟?!?/p>
井邑
(1).城鎮(zhèn);鄉(xiāng)村。語本《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晉 陸云 《答張士然》詩:“脩路無窮跡,井邑自相循?!?唐 杜甫 《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詩:“ 忠州 三峽內,井邑聚云根?!?明 區(qū)大相 《南行感懷》詩:“貢采山川竭,徵輸井邑虛?!?/p>
(2).市井。 唐 王維 《初出濟州別城中故人》詩:“閭閻河潤上,井邑海云深?!?陳貽焮 注:“井邑,即市井。”《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荊南 節(jié)度十州,當 唐 之末,為諸道所侵, 季興 ( 高季興 )始至, 江陵 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井邑騷然,商賈罷市。”參見“ 井市 ”。
(3).故里。 唐 張說 《唐故贈齊州司馬陸公神道碑》:“路艱寇阻,兵危勢急,公獨顛沛致喪,歸其井邑?!?清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二九:“老大荒涼餘井邑,半龕殘火一翁禪?!?/p>
三農
(1).古謂居住在平地、山區(qū)、水澤三類地區(qū)的農民。后泛稱農民?!吨芏Y·天官·大宰》:“一曰三農,生九穀。”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三農,平地、山、澤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宥死降五刑,己責寬三農?!?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張公祈雨文》:“茲土而五月不雨,三農之失其業(yè)者,號呼之聲日徹於耳,某心竊憂焉?!?/p>
(2).指春、夏、秋三個農時。 漢 張衡 《東京賦》:“三農之隙,曜威中原?!薄侗笔贰ぱq傳》:“命立庠序,教以詩書,三農之暇,悉令受業(yè)?!?/p>
王維名句,奉和圣制登降圣觀與宰臣等同望應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