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友直《立夏》: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fēng)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鶯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臺。
注釋參考
鶯啼
鶯鳴。 宋 辛棄疾 《蝶戀花》詞:“燕語鶯啼人乍還。卻恨西園,依舊鶯和燕?!薄端疂G傳》第八一回:“好夢欲成還又覺,緑窗但覺鶯啼曉。”
蝶戀花
亦作“蜨戀花”。1.詞牌名。 唐 教坊曲名《鵲踏枝》,后用為詞牌,改名為《蝶戀花》,取義于 南朝 梁元帝 “翻堦蛺蝶戀花情”句。雙調(diào)六十字,仄韻。 清 萬樹 《詞律》卷九:“《蜨戀花》又名《一籮金》、《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明月生南浦》、《卷珠簾》、《魚水同歡》。”
(2).曲牌名。屬北曲雙調(diào)。字句格律與詞牌半闋同,用于套曲中。
趙友直名句,立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迪托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