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陸游《神君歌》
泰山可為礪,東??蓳P(yáng)塵。
惟有壯士志,死生要一伸。
我夢(mèng)神君自天下,威儀奕奕難具陳。
飛龍駕車不用馬,訶前殿後皆鬼神。
奇形詭狀,密如魚鱗,齾齾,爭(zhēng)扶車輪。
黑纛白旄,其來無垠。
黃霧紫氛,合散輪囷。
考錄魑魅,號(hào)呼吟呻。
約束蛟螭,夭矯服馴。
後車百兩載號(hào)呼吟呻。
約束蛟螭,夭矯服馴。
後車百兩載美人,巾袡鮮麗工笑顰。
金尊翠杓溢芳醇,琵琶箜篌飾怪珍。
世間局促常悲辛,神君歡樂千萬春。
嗚呼,生不封侯死廟食,丈人豈得抱志長(zhǎng)默默!
注釋參考
約束
約束 (yuēshù) 束纏 bind;commit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圍 check;restrain;control;restrict 他約束自己不向父親求援 盟約,規(guī)約 oath (treaty) of alliance 堅(jiān)明約束?!稇?zhàn)國策·燕策》 遵上之約束?!濉?洪亮吉《治平篇》蛟螭
(1).猶蛟龍。亦泛指水族。 漢 揚(yáng)雄 《羽獵賦》:“探巖排碕,薄索蛟螭?!?明 朱鼎 《玉鏡臺(tái)記·石勒稱王》:“倚天長(zhǎng)劍泣蛟螭,那怕金壘湯池?!?章炳麟 《印度人之觀日本》:“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儒書文藝近取 zhi{1|1}那 ,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無二國者, 日本 則終古為蛟螭蜃蛤耳。”參見“ 蛟龍 ”。
(2).指器物上的螭形圖案。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蛟螭露筍簴,縞練吹組帳。” 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3).指形似蛟龍的拐杖。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汀酬翰林錢七徽赤藤杖歌》:“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 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蛟螭盤拏露頭角,熊經(jīng)樹顛虎山腳?!?/p>
夭矯
夭矯 (yāojiǎo) 形容姿態(tài)的伸展屈曲而有氣勢(shì) move gracefully 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薄督x》 船頭龍夭嬌?!拙右住逗臀⒅喝胀逗?jiǎn)陽明洞天》服馴
(1).駕馭車馬。 漢 王充 《論衡·率性》:“如徒能御良,其不良者不能馴服,此則駔工庸師服馴技能,何奇而世稱之?”
(2).馴服,順從。 宋 王安石 《上皇帝wan{1|1}言{1~1}書》:“又以久于其職,則上狃習(xí)而知其事,下服馴而安其教?!?宋 葉適 《忠翊郎武學(xué)博士蔡君墓志銘》:“驥之德實(shí)良兮,非行王路而后服馴?!?/p>
陸游名句,神君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