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秋感二首》:
秋山多遠聲,日暮尤百態(tài)。
鳴風落高樹,清澗瀉寒瀨。
鳴蜩默誰憐,喑死不償罪。
恐帝獨不已,有訴未逢解。
天時激汝曹,寧自知進退。
吹噓成踴躍,芻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掛,園冷露晨沛。
嗟哉心雖忘,俯事還感慨。
注釋參考
鳴蜩
蟬的一種,亦稱秋蟬。體黑色,長一寸馀,翅色赭褐,脈黃色,胸腹部下被bai{1-1}粉,鳴器小而成卵圓形,秋間日沒時常長鳴不已。亦謂蟬鳴叫。《詩·豳風·七月》:“四季秀葽,五月鳴蜩?!?毛 傳:“蜩,螗也。” 孔穎達 疏:“《方言》曰: 楚 謂蟬為蜩, 宋 衞 謂之螗, 陳 鄭 謂之蜋蜩, 秦 晉 謂之蟬。是蜩、蟬一物方俗異名耳?!?宋 范成大 《初歸石湖》詩:“當時手種斜橋柳,無限鳴蜩翠掃空?!?續(xù)范亭 《偕友游石屋煙霞并賞滿覺壟初桂》詩:“湖平舞白鷺,樹靜隱鳴蜩。”
張耒名句,秋感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解壓開心果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