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令《送李公{1-1}安赴舉》:
行子冠上塵,梁宋道傍土。
塵逐冠敝損,人來還復(fù)去。
馬蹄日月長,踏盡西北路。
近者何紛紛,姿狀頗秀舉。
傳言天子詔,士得四方赴。
來如鵲翅翻,去若蠅頭聚。
市兒屈指計(jì),過百日未暮。
昔周方盛時(shí),得士才十?dāng)?shù)。
唐虞此為盛,中復(fù)容女婦。
昔何稱才難,今也寧異趣。
但恐所取異,今古殊尺度。
失君乃高才,久有及物慮。
今又奮絕去,挺拔欲自樹。
余窮非所知,久有山林素。
但無百畝粟,乃就群才賦。
仕道得亦嗟,困窮失為懼。
二者各有命,予亦何所與。
注釋參考
百畝
亦作“ 百畮 ”。一百畝土地。亦泛指廣闊之地?!吨芏Y·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鄭玄 注:“畮,古‘畝’字?!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夏后氏 五十而貢,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畝而徹,其實(shí)皆什一也?!薄痘茨献印ぴ徰杂?xùn)》:“匹夫百畮一守,不遑啟處。” 唐 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浄盡菜花開?!?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二節(jié):“ 周 制百步為畝,一夫百畝(約合今31.2畝),稱為一田,是井田的基本單位?!?/p>
王令名句,送李公安赴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