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惟清《偈九首》:
衲僧照徹千差眼,緇素淺深毫發(fā)分。
分處莫非全正令,法王那得獨稱尊。
注釋參考
分處
(1).分別安置?!稘h書·霍去病傳》:“乃分處降者於邊五郡故塞外,而皆在 河 南,因其故俗為屬國。”
(2).分別居住。 明 劉基 《郁離子·玄豹》:“於是木朽而蟻日蕃,則分處其南北之柯?!?明 高啟 《蕭山尹明府吳越兩山亭》詩:“文身烏喙昔分處,有國本是名諸侯。”
指分別之處。 唐 張籍 《惜別》詩:“臨行記分處,回面是相思?!?/p>
莫非
莫非 (mòfēi) ——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難道” can it be that 你不贊成?你莫非不為全社著想? ——表示疑惑不定的推測語氣,相當(dāng)于“別不是” is it possible that 莫非這事就是他們干的?正令
(1).即使;縱使。 宋 陸游 《示子遹》詩:“ 元 白 纔倚門, 溫 李 真市鄶,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
(2).正常的時令?!夺t(yī)宗金鑒·運氣要訣·五運氣令微甚歌》“重感於邪証不輕”注:“運,五運也,主四時,在天則有寒熱溫涼之正令,在地則有生長收藏之正化。”
(3).政令。政府公布的法令?!盾髯印し窍唷罚骸肮嗜恃源笠樱痨渡?,所以道於下,正令是也?!?王先謙 集解“正,或為政?!?/p>
法王
(1).佛教對 釋迦牟尼 的尊稱。亦借指高僧?!斗ㄈA經(jīng)·譬喻品》:“我為法王,於法自在。” 宋 蘇軾 《贈虔州慈云寺鑒老》詩:“卻須重説圓通偈,千眼薰籠是法王。” 清 金農(nóng) 《得宋高僧手寫<涅槃經(jīng)>殘本即題其后》詩:“法王力大書體肥,肯落人間寒與饑?!?/p>
(2). 元 明 等朝授予紅教喇嘛首領(lǐng)的封號。 元世祖 至元 七年封薩迦派首領(lǐng) 八思巴 為大寶法王。 明 朝分封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的上層喇嘛為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吳晗 《朱元璋傳》第四章二:“ 明 朝繼承 元 朝的制度,設(shè)立了軍事統(tǒng)治機構(gòu),并封其長老為國師、法王,令其撫治人民,定期朝貢。”
(3).指天主教教皇。 魯迅 《墳·人之歷史》:“ 羅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學(xué)者之口?!?/p>
那得
1.怎得;怎會;怎能。稱尊
(1).自居第一,自以為最好。 元 喬吉 《沉醉東風(fēng)·倩人扶觀璚華》曲:“仙裙翡翠薄,宮額鵝黃嫩,牡丹也不敢稱尊。”
(2).猶言稱帝。 鋤非 《驅(qū)滿酋必先殺漢奸論》:“有 王濟 高詡 之謀畫,於是 慕容 鮮卑 也,乃起 昌黎 而南面稱尊矣?!?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沙》:“他們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時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稱尊處就稱尊?!?/p>
釋惟清名句,偈九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小小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