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言蛙黽繁,獨(dú)此蟠龍龜。
出自宋朝范仲淹《謝黃揔太博見示文集》
松桂有嘉色,不與眾芳期。
金石有正聲,詎將群響隨。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時(shí)。
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
孜孜經(jīng)緯心,落落教化辭。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規(guī)。
邈與圣賢會(huì),豈以富貴移。
誰言荊棘滋,獨(dú)此生蘭芝。
誰言蛙黽繁,獨(dú)此蟠龍龜。
豈徒一時(shí)異,將為千古奇。
愿此周召風(fēng),達(dá)我堯舜知。
致之諷諫路,升之誥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陳雍熙。
頌聲格九廟,王澤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復(fù)迷宗師。
注釋參考
蛙黽
即蛙。亦指蛙聲。《周禮·秋官·蟈氏》:“掌去蛙黽?!?唐 韓愈 《雜詩(shī)》之四:“蛙黽鳴無謂,閤閤祇亂人?!?金 元好問 《出京》詩(shī):“城居苦湫溢,羣動(dòng)日蛙黽?!?清 陳維崧 《賀新郎·題曹實(shí)庵<珂雪詞>》詞:“多少詞場(chǎng)談文藻,向豪 蘇 膩 柳 尋藍(lán)本,吾大笑,比蛙黽。”
蟠龍
(1).盤伏的龍。《尚書大傳》卷一下:“蟠龍賁信於其藏,蛟魚踴躍於其淵?!?鄭玄 注:“蟠,屈也?!薄斗窖浴返谑骸拔搓吿忑堉^之蟠龍?!?唐 李商隱 《賽靈川縣城隍神文》:“逐清泠之耕父,不使揚(yáng)光;迴沮澤之蟠龍,皆令灑潤(rùn)?!?/p>
(2).回環(huán)的龍形?!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寢兕伏虎,蟠龍連組?!?高誘 注:“蟠龍,詰屈相連,文錯(cuò)如織組文也?!薄肚貋懔鶉?guó)平話》卷下:“門外蒼松踞虎,階前古檜蟠龍。”
(3).發(fā)髻名。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修容》:“古人呼髻為蟠龍,蟠龍者,髻之本體,非由粧飾而成,隨手綰成,皆作蟠龍之勢(shì)。”
范仲淹名句,謝黃揔太博見示文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巫師物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