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豐《游三洲巖》:
南中豈無巖,三洲蓋其杰。
朅來五羊初,滿聽行人說。
今乘急雨游,吾屐不遑蠟。
遙觀似舜峰,近視疑禹穴。
數(shù)軒腹空洞,十丈口谺豁。
恍焉入其間,眼亂欲生纈。
寬處晃如堂,狹處黝如闥。
彎跧角門隈,屈曲磴道劣。
土膏兀參差,形象鬼塑湼。
人立雙足欹,獸臥半身沒。
斑爛旋洑文,鉤鎖玲瓏骨。
伏撐突如櫨,斜拄岌如棁。
倒懸云乳凝,上溜井花冽。
地空聲殷雷,石鹵色蒸鐵。
暗中渥微明,圓處留小缺。
倒指數(shù)不勝,百怪千萬譎。
游人得娛嬉,造物費(fèi)曲折。
靜言萬物初,含氣如聚沫。
流者氣之融,峙者氣之結(jié)。
時(shí)于融結(jié)間,故故出奇絕。
巨靈盤古機(jī),雖妙不容測(cè)。
要之幻虛空,無乃等戲劇。
居人玩視之,過客三嘆息。
濂溪艤行舟,眉山稅歸轍。
籃輿相踵來,瀟灑祖無擇。
三公走龍蛇,千載磨歲月。
夫誰四三公,吾學(xué)亦云末。
引杯酌髯丞,未老其勿輟。
朝夕神所游,古今理之窟。
從渠好事人,而酷嗜尤物。
注釋參考
濂溪
湖南省 道縣 水名。 宋 理學(xué)家 周敦頤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廬山 蓮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舊居 濂溪 以為水名,并自以為號(hào),世稱 濂溪先生 。 宋 黃庭堅(jiān) 有《濂溪詩》?!端问贰さ缹W(xué)傳一·周敦頤》:“﹝ 周敦頤 ﹞以疾求知 南康軍 。因家 廬山 蓮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營(yíng)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處士墓表》:“求 朱子 遺蹟,再至 匡廬 ,淹留 濂溪 、 鹿洞 ?!?/p>
行舟
行舟 (xíngzhōu) 駕駛船只 sail a boat 行舟在長(zhǎng)江中眉山
(1).《西京雜記》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遠(yuǎn)山?!焙笠蛞浴懊忌健毙稳菖有沱惖碾p眉。 唐 韓偓 《生查子》詞:“繡被擁輕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陳師道 《菩薩蠻》詞:“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動(dòng)眉山遠(yuǎn)。” 清 洪昇 《長(zhǎng)生殿·驚變》:“不勞你玉纖纖高捧禮儀煩,子待借小飲對(duì)眉山。”
(2). 宋 代大文學(xué)家 蘇軾 的代稱。 蘇 為 四川 眉山 人,故稱。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huì)通四》:“夫書聚而弗讀,猶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書記》。” 清 錢謙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應(yīng)舉,筆放墨飽,一洗熟爛,人驚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蕩,得之 莊周 者為多。” 清 李重華 《貞一齋詩說》:“次韻一道, 唐 代極盛時(shí),殊未及之…… 宋 則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長(zhǎng)篇押至數(shù)十韻者,特以示才氣過人可耳?!?/p>
歸轍
指歸車。謂驅(qū)車返歸。 唐 丘丹 《經(jīng)湛長(zhǎng)史草堂》詩:“余即江海人,歸轍青山曲?!?/p>
曾豐名句,游三洲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