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賀《羅浮山人與葛篇》
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臺(tái)風(fēng)。
博羅老仙時(shí)出洞,千歲石床啼鬼工。
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yú)不食銜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注釋參考
一尺
(1).表度量。十寸為一尺。《莊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wàn)世不竭?!?漢 劉向 《說(shuō)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薄端疂G傳》第八四回:“原來(lái)那 天山勇 ,馬上慣使漆抹弩,一尺來(lái)長(zhǎng)鐵翎箭,有名喚做一點(diǎn)油?!?/p>
(2).形容極短或極寬,多含夸張之意,非實(shí)指?!俄n詩(shī)外傳》卷七:“ 子貢 曰:‘兩國(guó)搆難,壯士列陣,塵埃漲天。 賜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糧,解兩國(guó)之難。’”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jiàn)王, 王僚 恠其狀偉,身長(zhǎng)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 唐 孟郊 《秋懷》詩(shī)之三:“一尺月透戶,仡栗如劍飛。”
吳娥
吳 地的美女。 唐 李賀 《羅浮山人與葛篇》詩(shī):“欲剪 湘 中一尺天, 吳 娥莫道 吳 刀澀?!?明 何景明 《白紵歌》之四:“ 吳 娥白紵為舞衣,鏤花綴葉紛葳蕤?!?/p>
吳刀
(1).傳說(shuō) 舜 殛 鯀 所用之刀。《呂氏春秋·行論》:“ 舜 於是殛之於 羽山 ,副之以吳刀?!?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六·刀劍錄缺》:“﹝《刀劍録》﹞遺漏甚多,顯顯名世者,若 舜 之吳刀, 周 之赤刀, 魯 之孟勞?!?/p>
(2).泛指寶刀。 晉 張華 《博陵王宮俠曲》之二:“吳刀鳴手中,利劍嚴(yán)秋霜?!?/p>
(3). 吳 地所產(chǎn)之剪刀。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辭》:“ 吳 刀 楚 製為佩褘,纖羅霧縠垂羽衣。” 唐 李白 《白紵辭》之三:“ 吳 刀剪綵縫舞衣,明妝麗服奪春輝。” 宋 姚寬 《踏莎行》詞:“彩鳳難雙,紅綃暗泣?;丶y未剪 吳 刀澀?!?清 徐柯 《白紵詞》之二:“ 吳 刀剪縠散云霞,明璫翠帶紛交加?!?/p>
李賀名句,羅浮山人與葛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