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龜堂獨坐遣悶》:
發(fā)已凋疏齒已搖,高談?wù)l與慰無聊?苦心雖嘔何由出,病骨非讒亦自銷。
玉雪細(xì)塵烹瑞草,煙脂小把斸靈苗。
賀公吳語吾能似,太息遺魂不可招。
注釋參考
吳語
泛指 吳 地方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劉真長 始見 王丞相 ,時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彈棋局,曰:‘何乃渹?’ 劉 既出,人問見 王公 云何。 劉 曰:‘未見他異,唯聞作 吳 語耳?!?宋 梅堯臣 《乘小舟訪松山法聰上人》詩:“濕衣逢梵宮,有僧善 吳 語?!?明 唐順之 《答茅鹿門知縣書》:“雖然懼兄且以我 吳 人而 吳 語也。” 中國民間文藝社 《<吳歌>前言》:“ 吳 歌歷史悠久,淵遠(yuǎn)流長。它是我國 吳 語地區(qū)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勞動生活實踐中,用集體智慧和藝術(shù)才能所創(chuàng)造的一份極其珍貴的口頭文學(xué)遺產(chǎn)?!?/p>
太息
太息 (tàixī) 即“嘆氣”。 have a deep sign 生理現(xiàn)象。以呼氣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一息脈動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脈五動,脈診上稱為“閏以太息”。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吸氣,稱為善太息,它是一個癥狀,可由肝膽郁結(jié),肺氣不宜引起 表示某種感情 陳涉太息回?!妒酚洝り惿媸兰摇?感動太息?!濉?張廷玉《明史》遺魂
亡魂,亡靈。 唐 羅隱 《燕昭王墓》詩:“強(qiáng)停別騎山花曉,欲弔遺魂野草深?!?宋 張耒 《正月六日》詩:“ 峨嵋 一閉年華改,縱有遺魂可得招?” 明 劉基 《錢王箭頭篇》:“ 鴟夷 遺魂拗餘怒,欲取 吳 山入江去?!?/p>
不可
不可 (bùkě) 不可能;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巍ど蚶ā秹粝P談·活板》 學(xué)不可以已?!盾髯印駥W(xué)》 決不能,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顿Y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陸游名句,龜堂獨坐遣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