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廖行之《丑奴兒/采桑子》
一春底事多佳氣,非霧非云。郁郁氳氳。端為君家誕阿興。慶源袞袞由高密,福有多根。百子千孫。此是元侯嫡耳孫。
注釋參考
元侯
(1).諸侯之長?!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叭断摹罚熳铀韵碓钜?,使臣弗敢與聞?!?杜預(yù) 注:“元侯,牧伯。” 孔穎達 疏:“牧是州長,伯是二伯,雖命數(shù)不同,俱是諸侯之長也。”《國語·魯語下》:“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韋昭 注:“元侯,大國之君?!?/p>
(2).指重臣大吏。 唐 羊士諤 《送張郎中赴鳳翔府幕》詩:“仙郎佐氏謀,廷議寵元侯。” 唐 杜牧 《中丞業(yè)深韜略志在功名》詩:“八部元侯非不貴,萬人師長豈無權(quán)?!?/p>
耳孫
《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nèi)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耳孫者,玄孫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遠,但耳聞之也。”又引 李斐 曰:“耳孫,曾孫也?!庇忠?晉灼 曰:“耳孫,玄孫之曾孫也。” 顏師古 注:“耳孫,諸説不同。據(jù)《平紀》及《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孫之耳孫。耳音仍……據(jù)《爾雅》:‘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仍孫?!瘡募憾鴶?shù),是為八葉,則與 晉 説相同。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卑?,《類篇·耳部》:“昆孫之子為耳孫?!焙蠖嘁浴岸鷮O”泛指遠代子孫。 金 段成己 《題梁氏靜樂堂》詩:“ 叔敬 有耳孫,犖犖與時異?!?明 唐寅 《世壽堂》詩:“鷄窠小兒是鼻祖,鳩枝老子為耳孫。” 清 沉濤 《交翠軒筆記》卷四:“ 林霽山 《孤山》詩:‘耳孫今白髮,酹酒滿寒蕪?!?章炳麟 《秦政記》:“ 明 制貴其宗室孽子,諸王雖不與政柄,而公卿為伏謁;耳孫疏屬,皆氣稟於縣官。”
廖行之名句,丑奴兒/采桑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