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及中年便買山,山中何事可怡顏
出自宋代馮時(shí)行《寄題龐宮便提舉山齋二絕》:
才及中年便買山,山中何事可怡顏。
當(dāng)時(shí)白傳登臨眼,物色渾歸幾案間。
注釋參考
中年
中年 (zhōngnián) 人生的一個(gè)時(shí)期,一般指40—65歲,也有指35—55歲 middle age 人到中年 中期 medium term買山
據(j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載:“ 支道林 因人就 深公 買 印山 , 深公 答曰:‘未聞 巢 由 買山而隱?!焙笠浴百I山”喻賢士的歸隱。亦用以形容人的才德之高。 晉 戴逵 《貽仙城慧命禪師書》:“故以才堪買山,德邁同輩;崇峯景行,墻仞懸絶?!?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四:“論者以妄責(zé)四皓,而欲買山於 浯溪 之間,不徒言哉?!?陳三立 《陳次亮戶部以去歲五月卒于京師追哭》詩:“下榻琴尊來舊夢(mèng),買山徒侶泣先幾?!?/p>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經(jīng)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dú)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薄缎绿茣こ良葷?jì)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bǔ)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癡呆漢,到處逢佳麗?”
怡顏
(1).和悅的容顏。 晉 陸機(jī) 《漢高祖功臣頌》:“怡顏高覽,弭翼鳳戢。”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柴四》:“卒至一村落,清流環(huán)繞,緑樹陰濃,板屋竹墻,儼如畫里,就中黃童白叟,各有怡顏之色?!?/p>
(2).使容顏喜悅。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宋 岳珂 《桯史·壽星通犀帶》:“ 德壽 在北內(nèi),頗屬意玩好。 孝宗 極先意承志之道,時(shí)罔羅人間以供怡顏?!?/p>
馮時(shí)行名句,寄題龐宮便提舉山齋二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