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誰敢號髯參軍,見者面柔辭氣曲
出自宋代晁說之《和資道山路見菊雜言》: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開意自足。
菊亦謝桃李,妖葩艷萼能入俗。
把菊比君君更清,愛菊肯教陶令獨。
君今漸作富貴家,平頭奴子紅腰束。
人誰敢號髯參軍,見者面柔辭氣曲。
唯有禪翁向晚秋,東籬細步想風(fēng)流。
注釋參考
髯參軍
(1). 晉 郄超 的別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寵禮》:“ 王珣 、 郗超 竝有奇才,為大司馬所眷拔。 珣 為主簿, 超 為記室參軍, 超 為人多須, 珣 狀短小。于時 荊州 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p>
(2).羊的別名?!堵凝S示兒編·雜記·人物異名》引 晉 崔豹 《古今注》:“羊曰美髯主簿、髯參軍?!?/p>
面柔
頭臉不能仰起的一種病。借指形貌丑陋的人。《詩·邶風(fēng)·新臺》“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毛 傳“戚施,不能仰者” 漢 鄭玄 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參閱 高亨 《詩經(jīng)今注·邶風(fēng)·新臺》。
辭氣
(1).語氣;口氣?!墩撜Z·泰伯》:“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何晏 集解引 鄭玄 曰:“出辭氣能順而説之,則無惡戾之言入於耳?!薄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 曹子 以一劍之任,枝 桓公 之心於壇坫之上,顏色不變,辭氣不悖。” 唐 韓愈 《論薦侯喜狀》:“五月初至此,自言為閣下所知,辭氣激揚,面有矜色。”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司馬武子忠節(jié)》:“ 靖康 間奉使 金國 ,辭氣激烈,謀略深遠?!?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亭》:“ 石 方就枕,聞叩扉甚急;起視,則 長亭 掩入,辭氣倉皇,言:‘吾家欲以bai{1*1}刃相仇,可急遁!’” 朱自清 《論書生的酸氣》:“說話注重音調(diào)和辭氣,以朗暢為好?!?/p>
(2).文章的風(fēng)格。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 秦皇 銘 岱 ,文自 李斯 ,法家辭氣,體乏弘潤?!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太宗端拱元年》:“ 翟馬周 既訟罷 李昉 ,與 旦 益相得,每排毀時政,上書自薦,及歷舉所善十?dāng)?shù)人皆公輔器, 昌言 內(nèi)為之助,人多識其辭氣,皆 旦 所為也。” 蘇曼殊 《與高天梅論文學(xué)書》:“甚矣譯事之難也,前見 辜氏 《癡漢騎馬歌》,可謂辭氣相副?!?/p>
(3).辭鋒,辭采?!赌淆R書·謝超宗傳》:“ 超宗 既坐,飲酒數(shù)甌,辭氣橫出, 太祖 對之甚歡。”《北史·屈遵傳》:“ 道賜 善騎射,機辯有辭氣, 太武 甚器之?!?/p>
(4).言辭;談吐?!独m(xù)資治通鑒·宋太祖建隆元年》:“ 穀 雅善議論,辭氣明暢?!?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一:“夫人藴輔相之才而其季父日與之接,其容貌辭氣豈無少異於人乎?”
晁說之名句,和資道山路見菊雜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每日蘿卜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