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
出自唐代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
出郭眄細(xì)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屢渡。
贊公湯休徒,好靜心跡素。
昨枉霞上作,盛論巖中趣。
怡然共攜手,恣意同遠(yuǎn)步。
捫蘿澀先登,陟巘眩反顧。
要求陽岡暖,苦陟陰嶺沍。
惆悵老大藤,沈吟屈蟠樹。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層巔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天寒鳥已歸,月出人更靜。
土室延白光,松門耿疏影。
躋攀倦日短,語樂寄夜永。
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師京國舊,德業(yè)天機秉。
從來支許游,興趣江湖迥。
數(shù)奇謫關(guān)塞,道廣存箕潁。
何知戎馬間,復(fù)接塵事屏。
幽尋豈一路,遠(yuǎn)色有諸嶺。
晨光稍曚曨,更越西南頂。
注釋參考
贊公
(1). 唐 代僧人。曾與 杜甫 相過從。 唐 杜甫 《別贊上人》詩:“ 贊公 釋門老,放逐來上國?!?宋 蘇軾 《雪齋》詩:“紛紛市人爭奪中,誰信 言公 似 贊公 ?!?王文誥 輯注:“ 唐 大云寺 主,謫在 秦州 , 老杜 與之往還,所謂‘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fēng)流’者此也?!?明 沉周 《寫懷寄僧》詩:“不知誰解拋憂患?獨對青山憶 贊公 。”
(2).借指高僧。 清 吳偉業(yè) 《海虞孫維孝三十贈言》詩之二:“麈尾執(zhí)來思竪義, 旻公 同飯 贊公 房。”
(3).古代縣丞的別稱。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biāo)榜官稱……下至縣令曰明府,丞曰贊府、贊公?!?/p>
心跡
[the true state of one's mind;true motives or feelings] 思想與行為;猶心事;心情
詳細(xì)解釋見“ 心跡 ”。
亦作“ 心跡 ”。1.思想與行為。 南朝 宋 謝靈運 《齋中讀書》詩:“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矧乃歸山川,心跡雙寂漠?!?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宋 蘇軾 《應(yīng)詔論四事狀》:“思有以少補圣政,助成應(yīng)天之實,使 堯 舜 之仁,名言皆行,心跡相應(yīng),庶幾天下感通?!?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十九:“心跡不相從,我思難具陳?!?/p>
(2).猶心事;心情?!端螘じ盗羵鳌罚骸翱寂f聞於前史,訪心跡於污隆?!?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我正為暴白心跡,故來與祭?!?沙汀 《酒后》:“而且一再發(fā)誓要把五畝絕業(yè)捐給善堂,以明心跡?!?/p>
杜甫名句,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