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聲如咽淚如丹,何待洩融歌大隧
出自宋代仇遠(yuǎn)《德興葉志道字士心葬母于銀山丹井之上作丹泉》:
葛公學(xué)仙丹有泉,葉公藏母丹泉邊。
泉流虢虢亂石底,丹光炯炯長松巔。
陟彼屺兮瞻望母,麻{1|1}衣土枕常廬墓。
難將寸草報(bào)春暉,只覺焄蒿泣秋露。
男兒眼中非無淚,有淚徹泉無厚地。
泉聲如咽淚如丹,何待洩融歌大隧。
幽花淡月耿墓門,不招仙魄招母魂。
子規(guī)一聲蒼石裂,白云渺渺山昏昏。
注釋參考
何待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須、用不著。 蕭三 《血書》詩:“只聽說,你工作努力,你常常站在斗爭的最前線。這何待說?你已久是鋼鐵煉成的戰(zhàn)斗員?!?/p>
大隧
(1).地道,隧道?!蹲髠鳌る[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p>
(2).古隘道名, 春秋 楚 要塞。在今 河南 信陽 南 豫 鄂 交界處,即 黃峴關(guān) 。一說為 武陽關(guān) 。參閱 清 江永 《春秋地理考實(shí)》卷三。
仇遠(yuǎn)名句,德興葉志道字士心葬母于銀山丹井之上作丹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