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雜黃荂,每與俚耳和
出自宋代何夢桂《次山房韻古意四首》:
夜舟不藏壑,川流無回波。
百年逐憂樂,晝夜相戛摩。
逝者不復(fù)來,皓首成蹉跎。
誰歟傷鳳衰,毋乃楚狂歌。
茲世固難免,縱有朝與鮀。
猗蘭曲易彈,只恐聽者訛。
折楊雜黃荂,每與俚耳和。
感此歌晨風(fēng),忘我將如何。
注釋參考
折楊
古俗曲名。 宋 蘇軾 《次韻王郎見慶生日并寄茶》:“《折楊》新曲萬人趨,獨(dú)和先生《于蔿于》?!?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皇華》,即《小雅》之篇,而里巷襲其語;《折楊》,以后 李延年 二十八解復(fù)有云《折楊柳》者,此皆轉(zhuǎn)相因襲者也?!?/p>
俚耳
俗人之耳。指沒有欣賞音樂能力的人。 宋 歐陽修 《謝石秀才啟》:“然而奏磬俚耳,難矣賞音;抱石 荊山 ,終為至寳?!?宋 王安石 《次韻董伯懿松聲》:“俚耳紛紛多《鄭》《衛(wèi)》,直須聞此始心清。”
何夢桂名句,次山房韻古意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迷你民兵